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文字学论文

试论《说文》古文的来源

一、“今叙篆文,合以古籀”——《说文》字体的一些讨论第1-15页
 (一) 清以前学者关于《说文》字体的一些看法第8页
 (二) 清代学者关于《说文》字体的观点第8-11页
 (三) 近人对《说文》字体的讨论第11-13页
 (四) 小结第13-15页
二、《说文》古文来源的两种见解第15-22页
 (一) 前人对《说文》古文与“壁中书”关系的一些看法第15页
 (二) 王国维先生对《说文》古文来源的观点第15-17页
 (三) 沈兼士先生对《说文》古文来源的观点第17-19页
 (四) 王、沈两位先生关于《说文》古文来源之观点的分歧第19-20页
 (五) 前人关于古文的一些考证工作第20-22页
三、对“古文作某”的字例进行比较第22-48页
 (一)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22页
 (二) 对《“古文作某”字例比较表》的一些说明第22-23页
 (三) 《“古文作某”字例比较表》第23-48页
四、《“古文作某”字例比较表》的分析第48-53页
 (一) 《说文》古文的字形情况第48-50页
 (二) 《说文》古文与晋、楚两系文字相合的更多第50-51页
 (三) 壁中书应为齐系文字第51-52页
 (四) 小结第52-53页
五、《说文》古文可能的来源第53-63页
 (一) 许慎见过鼎彝之文第53-55页
 (二) 许慎曾广泛看过不同于壁中书的古文文本第55-58页
 (三) 许慎一定见过的古文文本第58-61页
 (四) 《说文》中两个关于古文现象的解释第61-62页
 (五) 总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65-66页
声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轻轨高架铁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下一篇:WAP网关中WSP协议及其相关部分的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