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宗教音乐研究论文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考察与研究

引言第1-10页
第一章 、 巨鹿道教及其音乐的历史沿革第10-19页
 一、 巨鹿道教及其音乐的可考历史第10-14页
 二、 巨鹿道教音乐的界定第14-17页
  (一) 、 人文与风俗第14-15页
  (二) 、 主要道人的师承关系第15-17页
  (三) 、 巨鹿道教音乐的风格与特点第17页
 三、 巨鹿道教音乐的现状第17-19页
  (一) 、 斋事法事第17-18页
  (二) 、 打醮法事第18-19页
第二章 、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考察第19-47页
 一、 考察时间、地点与主要对象第20页
  (一) 、 考察时间第20页
  (二) 、 考察地点第20页
  (三) 、 考察的主要对象第20页
 二、 巨鹿县西佛寨村概况第20-22页
 三、 打醮法事科仪程式及音乐第22-47页
  (一) 、 西佛寨村的醮棚设置第22-24页
  (二) 、 打醮法事科仪程式及音乐第24-37页
  (三) 、 乐器及其乐队的组合形式第37-47页
   1 、  乐器第37-42页
   2 、  乐队的组合形式第42-47页
第三章 、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研究第47-67页
 一、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构成形式第47-49页
  (一) 经韵第47-48页
  (二) 吹打曲第48页
  (三) 铜器第48-49页
 二、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曲式结构特征第49-54页
  (一) 经韵的曲式结构第49-54页
  (二) 吹打曲的曲式结构第54页
 三、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旋律发展手法第54-58页
  (一) 主腔旋律的应用第54-56页
  (二) 倒影式的呼应关系第56-58页
  (三) 固定的乐句结尾形式第58页
 四、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地方性特征第58-62页
  (一) 与方言的联系第59-61页
  (二) 管子的演奏与旋律特点第61-62页
 五、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文化交融第62-67页
  (一) 对古乐及宫廷音乐的继承第63页
  (二) 对佛教音乐的融入和借鉴第63-64页
  (三) 与民间音乐的联系第64-67页
结论第67-69页
主要参考书目与文论第69-70页
附录一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部分曲谱第70-77页
 1 小花园第71-72页
 2 慢板扬州开门第72-73页
 3 慢板小开门第73-74页
 4 五台花第74-75页
 5 鬼谷泪接天下同第75-76页
 6 工尺工第76-77页
附录二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活动图片第77-85页
 1 、  巨鹿县道教音乐班第78页
 2 、  笔者在采访陈计山居士第78页
 3 、  笔者在采访甄敬波道士第78-79页
 4 、  任县北定玉皇宫正门第79页
 5 、  任县北定玉皇宫第79页
 6 、  巨鹿县西佛寨村打醮时的过街码第79页
 7 、  巨鹿县西佛寨村打醮时的乡艺表演第79页
 8 、  巨鹿县西佛寨村打醮时醮棚外的香客第79-80页
 9 、  巨鹿县西佛寨村醮棚中的万寿宫第80页
 10 、  巨鹿县西佛寨村醮棚中的万寿宫正面第80页
 11 、  香客在正坛上香叩拜第80页
 12 、  道士在正坛转供行乐(四朵梅花式)第80页
 13 、  巨鹿县西佛寨村打醮时悬挂的神像第80-81页
 14 、  巨鹿县道教音乐班道士第81-82页
 15 、  大管(正面)第82页
 16 、  塌管(正面)第82页
 17 、  笛子(正面)第82页
 18 、  大钹第82页
 19 、  小钹第82-83页
 20 、  尖管(正面)第83页
 21 、  尖管(反面)第83页
 22 、  大鼓第83页
 23 、  小鼓第83页
 24 、  磬第83-84页
 25 、  铛子第84页
 26 、  大铙第84-85页
后记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缺血性脑卒中小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法律·法官·社会--法律诠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