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职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危险行为的关系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2-29页
 1 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研究概述第12-25页
   ·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内涵第12-13页
   ·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展特点第13-17页
     ·青少年危险行为的普遍性第13-14页
     ·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特点第14-17页
   ·青少年危险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13]第17-20页
     ·丹尼斯·坎德尔(Denise Kandel)的理论观点第17页
     ·社会控制理论第17页
     ·Jessor 等人关于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理论、模型第17-20页
   ·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第20-25页
     ·自身成长因素第20-21页
       ·生理因素第20页
       ·心理因素第20-21页
     ·家庭因素的影响第21-22页
     ·同伴的影响第22-24页
     ·学校的影响以及学校、家庭与同伴的交互影响第24-25页
     ·文化因素第25页
 2 青少年社会关系网络的有关研究第25-28页
 3 问题提出第28-29页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28-29页
     ·缺少对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危险行为的研究第28页
     ·缺乏对影响高职生危险行为的多因素的探讨第28页
     ·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第28-29页
       ·高职生危险行为的现状第28-29页
       ·高职生社会关系网络与危险行为的关系第29页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第29-31页
 1 被试第29页
 2 研究工具第29-31页
   ·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第29-30页
   ·社会关系网络问卷第30-31页
 3 施测方法与研究程序第31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31-45页
 1 高职生危险行为的现状第31-34页
   ·意外伤害行为第31-32页
   ·暴力伤害行为第32页
   ·离家出走与自杀第32页
   ·吸烟行为第32-33页
   ·饮酒和其他药物使用第33页
   ·不安全的性行为第33页
   ·减肥与不合理饮食行为第33页
   ·缺乏体育锻炼第33-34页
   ·网络成瘾第34页
 2 不同学科、年级、性别高职生危险行为的差异第34-37页
 3 高职生危险行为的城乡差异第37-38页
 4 高职生危险行为的父母文化程度差异第38-39页
 5 高职生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第39-40页
 6 社会关系网络与高职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关系第40-45页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第45-59页
 1 高职生危险行为的普遍性第45-51页
   ·意外伤害行为第45页
   ·暴力伤害行为第45-46页
   ·离家出走与自杀第46-47页
   ·吸烟第47-48页
   ·饮酒与药物使用第48页
   ·不安全性行为第48-49页
   ·减肥与不合理饮食行为第49-50页
   ·缺乏体育锻炼第50页
   ·网络成瘾第50-51页
 2 高职生危险行为的差异性第51-53页
   ·意外伤害、暴力伤害行为的性别差异第51页
   ·离家出走与自杀行为的文理、母亲文化程度差异第51页
   ·吸烟、饮酒行为的年级、性别差异第51-52页
   ·不安全性行为、网络成瘾行为的性别差异第52页
   ·减肥、缺乏体育锻炼行为的性别差异第52-53页
   ·不合理饮食行为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父母文化程度差异第53页
 3 高职生危险行为的聚集性第53-54页
 4 高职生社会关系网络与危险行为的关系第54-59页
   ·同伴对高职生危险行为的影响第54-55页
   ·与父母的关系对高职生危险行为的影响第55-59页
     ·意外伤害行为第56页
     ·暴力伤害行为第56-57页
     ·离家出走与自杀第57-58页
     ·吸烟、饮酒与药物使用第58页
     ·不安全性行为第58页
     ·减肥行为第58-59页
     ·不合理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的行为第59页
     ·网络成瘾行为第59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59-62页
 1 高职生部分危险行为的普遍性第59-60页
 2 高职生危险行为的城乡差异、性别差异以父母文化程度差异第60页
 3 高职生各种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第60页
 4 高职生社会关系网络与危险行为的关系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2页
附录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成就目标定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下一篇:新课程实施中校本教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