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言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8-9页 |
二、本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学生语文学习现状分析 | 第13-19页 |
第一节 教师眼中的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 第13-16页 |
一、学习兴趣不高,态度不够端正 | 第13-14页 |
二、语文学科不受重视 | 第14-15页 |
三、语文基础较差,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 第15-16页 |
四、原因分析——缺乏学习语文的氛围 | 第16页 |
第二节 学生对自身语文学习现状的评价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语文素养与墙壁文化 | 第19-28页 |
第一节 语文学科需要墙壁文化 | 第19-22页 |
一、开展“墙壁文化”活动符合“新课标”精神 | 第19-20页 |
二、开展“墙壁文化”活动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学生学习语文需要墙壁文化 | 第22-25页 |
一、学生大脑的发达需要环境的激发 | 第22-23页 |
二、“墙壁文化”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第23-24页 |
三、学生存在环境决定学生的成长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教师教语文需要墙壁文化 | 第25-27页 |
一、实施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需要墙壁文化 | 第25-26页 |
二、语文教师转型需要墙壁文化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开展校园“墙壁文化”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第28-41页 |
第一节 宣传为先 | 第28-31页 |
一、领导支持是先决条件 | 第28-29页 |
二、语文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关键 | 第29-30页 |
三、学生的发动是根本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墙壁文化”的具体营造 | 第31-37页 |
一、建筑、道路、小园的“命名”活动 | 第31-33页 |
二、文化走廊的布置 | 第33-34页 |
三、温馨教室的营造 | 第34-37页 |
四、竞赛活动的开展 | 第37页 |
第三节 成效分析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4页 |
一、本研究带来的启发 | 第41-42页 |
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