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虚拟机器人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图表目录第10-12页
一、绪论第12-25页
 (一) 选题背景第12-14页
 (二) 问题提出第14-15页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四) 研究综述第16-25页
  1. 基本概念界定第16-18页
  2. 国外研究综述第18-21页
  3. 国内研究综述第21-25页
二、虚拟机器人及其教育价值分析第25-39页
 (一) 虚拟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第25-26页
  1. 虚拟机器人的基本组成第25页
  2. 虚拟机器人工作原理第25-26页
 (二) 虚拟机器人的特点第26-28页
  1. 应用优势第26-27页
  2. 局限与不足第27-28页
 (三) 常见虚拟机器人及其比较第28-35页
  1. 典型的二维虚拟机器人第28-30页
  2. 典型的三维虚拟机器人产品第30-34页
  3. 结论与启示第34-35页
 (四) 虚拟机器人的教育价值第35-37页
  1. 虚拟机器人的教育价值分析第35-36页
  2. 虚拟机器人的教育应用第36-37页
 (五) 选择虚拟机器人时需考虑的因素第37-39页
  1. 根据学校硬件情况第37页
  2. 根据教学需求第37-38页
  3.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第38-39页
三、国内外机器人教育的相关标准分析第39-49页
 (一) 我国高中的“简易机器人制作”课程标准第39-41页
  1. “课标”的主要内容第39-40页
  2. 课程目标及教学活动第40-41页
 (二) 初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的标准第41页
  1. 小学未开设机器人选修课程的初中教育内容及目标要求第41页
  2. 小学已开设机器人选修课程的初中教育内容及目标要求第41页
 (三) 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机器人课程“指导纲要”第41-43页
  1. 概述第42页
  2. 教学内容和要求第42-43页
  3. 教学建议第43页
 (四) 美国《基于标准的机器人竞赛课程开发框架》第43-48页
  1. 研制背景第43-44页
  2. 主要内容第44-46页
  3. 特点与启示第46-48页
 (五) 小结第48-49页
四、虚拟机器人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第49-66页
 (一) 机器人与程序设计教学第49-52页
  1. 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49-51页
  2. 运用机器人的程序设计模式第51页
  3.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程序设计与机器人第51-52页
 (二) 虚拟机器人应用于程序设计教学的实施第52-61页
  1. 教学目标第52-53页
  2. 教学内容第53-54页
  3. 教学策略第54-55页
  4. 教学模式第55-57页
  5. 教学案例第57-61页
 (三) 虚拟机器人应用于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效果评价第61-65页
  1. 学生评价第61-63页
  2. 教师评价第63-65页
 (四) 小结与建议第65-66页
五、虚拟机器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第66-87页
 (一) 综合实践活动和虚拟机器人竞赛的特性分析第66-70页
  1.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及特点第66-68页
  2. 虚拟机器人竞赛的目标及特点第68-69页
  3. 基于虚拟机器人竞赛的综合实践活动特点分析第69-70页
 (二) 应用现状——以虚拟机器人竞赛活动为例第70-81页
  1. 虚拟机器人竞赛第70-74页
  2. 竞赛的调查与分析第74-81页
 (三) 基于虚拟机器人竞赛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第81-86页
  1. 活动主题第81页
  2. 活动目标第81-82页
  3. 活动内容及安排第82页
  4. 活动准备第82页
  5. 活动过程第82-84页
  6. 实施建议第84-85页
  7. 评价建议第85-86页
 (四) 小结与建议第86-87页
六、小结与展望第87-89页
 (一) 研究总结第87页
 (二) 反思与设想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附录第93-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义乌市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学校适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Prolog语言的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