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基于Prolog语言的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图表目录第9-10页
一、绪论第10-25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10-12页
  1.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第10页
  2.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第10-12页
  3. Prolog语言的作用第12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四) 研究综述第14-25页
  1. 基本概念界定第15-16页
  2. 国外研究综述第16-20页
  3. 国内研究综述第20-25页
二、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标准解读第25-35页
 (一) 人工智能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关系第25-26页
 (二) 人工智能课程的标准与目标第26-30页
  1. 课程标准第26-27页
  2. 课程目标第27-28页
  3. 课程理念第28-30页
 (三) 对人工智能课标的认识第30-32页
  1. 学科体系定位第30页
  2. 与必修模块的衔接第30-31页
  3. 内容深度的把握第31-32页
 (四) 对课标内容认识的调查与思考第32-35页
三、基于Prolog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意义与可行性第35-47页
 (一) Prolog语言的特点第35-36页
 (二) Prolog作为教学主线的可行性第36-40页
  1. Prolog语言作为教学主线的意义第36-38页
  2. Prolog语言作为教学主线的可行性分析第38-40页
 (三) 基于Prolog语言的“人工智能初步”模块教学案例第40-47页
  1. 知识表示与Prolog语言第40-42页
  2. 专家系统与Prolog语言第42-43页
  3. 问题解决与Prolog语言第43-47页
四、基于Prolog的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第47-74页
 (一) 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知识及其表达”主题中的应用第47-54页
  1. 概念与功能第47-48页
  2. 应用的必要性第48-49页
  3. 教学实施过程第49-51页
  4. 典型教学案例第51-54页
 (二) 认知学徒制在“推理与专家系统”主题中的应用第54-67页
  1. 教学目标第54-55页
  2. 应用可行性第55-58页
  3. 教学实施过程第58-59页
  4. 典型教学案例第59-67页
 (三)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第67-74页
  1. 概念与特征第67-68页
  2. 应用可行性第68-69页
  3. 教学实施过程第69-71页
  4. 典型教学案例第71-74页
五、小结与展望第74-76页
 (一) 研究总结第74页
 (二) 下一步工作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拟机器人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一种支持QoS约束的Web服务组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