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模型的空间路权分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路权分配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博弈论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空间路权分配与博弈论 | 第19-28页 |
2.1 空间路权分配 | 第19-25页 |
2.1.1 空间路权概念 | 第19页 |
2.1.2 空间路权分配 | 第19-20页 |
2.1.3 空间路权分配的原则 | 第20-21页 |
2.1.4 空间路权分配的依据 | 第21-25页 |
2.1.5 空间路权的研究范围 | 第25页 |
2.2 博弈论 | 第25-28页 |
2.2.1 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2.2.2 博弈的分类 | 第26-27页 |
2.2.3 博弈模型的选择 | 第27-28页 |
3 基于博弈论的空间路权分配模型 | 第28-40页 |
3.1 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要素分析 | 第28-33页 |
3.1.1 出行时间 | 第28-30页 |
3.1.2 出行舒适度 | 第30-32页 |
3.1.3 出行费用 | 第32-33页 |
3.2 模型构建 | 第33-40页 |
3.2.1 模型假设 | 第33页 |
3.2.2 参与人的确定 | 第33-34页 |
3.2.3 参与人博弈规则 | 第34-35页 |
3.2.4 构建双层规划模型 | 第35-40页 |
4 双层规划模型求解 | 第40-46页 |
4.1 求解分析 | 第40页 |
4.2 求解算法分析 | 第40-42页 |
4.2.1 上层规划问题分析 | 第40-41页 |
4.2.2 下层规划问题的分析 | 第41-42页 |
4.3 模型求解算法 | 第42-46页 |
4.3.1 算法流程 | 第42-44页 |
4.3.2 求解算法 | 第44-46页 |
5 实例研究 | 第46-61页 |
5.1 郑州市空间路权分配现状及评析 | 第46-47页 |
5.1.1 现状 | 第46页 |
5.1.2 评析 | 第46-47页 |
5.2 数据及参数说明 | 第47-52页 |
5.2.1 调查数据及其说明 | 第47-49页 |
5.2.2 补充数据及其说明 | 第49-51页 |
5.2.3 参数说明 | 第51-52页 |
5.3 案例求解及分析 | 第52-55页 |
5.4 参数分析 | 第55-59页 |
5.5 结论与建议 | 第59-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