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苏州新东方在线学习平台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1“互联网+”时代呼唤中学生在线学习第13页
        1.1.2 在线学习障碍因素阻碍学习效果第13-14页
        1.1.3 中学生在线学习现状描述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设计及创新之处第16-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框架第17页
        1.3.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4 研究创新之处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29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4页
        2.1.1 学习障碍第19-20页
        2.1.2 在线学习障碍第20-21页
        2.1.3 学习适应性第21-23页
        2.1.4 新东方在线学习平台第23-24页
    2.2 理论基础第24-29页
        2.2.1 交互影响距离理论第24-25页
        2.2.2 元认知理论第25-26页
        2.2.3 独立学习理论第26-29页
3 研究综述第29-41页
    3.1 国外在线学习障碍研究现状第29-32页
    3.2 国内在线学习障碍研究现状第32-38页
    3.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第38-41页
4 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研究设计第41-55页
    4.1 研究内容第41-42页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修正第42-55页
        4.2.1 问卷的结构第42页
        4.2.2 个人基本信息第42-44页
        4.2.3 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量表设计与分析第44-50页
        4.2.4 中学生在线学习效能量表设计与分析第50-55页
5 研究结果数据分析及讨论第55-79页
    5.1 问卷的发放与收回第55页
    5.2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55-56页
    5.3 个人基本信息统计分析第56-57页
    5.4 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各维度描述分析第57-62页
        5.4.1 师生交互障碍层面描述性分析第57-58页
        5.4.2 教学设计障碍层面描述性分析第58-59页
        5.4.3 认知障碍层面描述性分析第59页
        5.4.4 技术障碍层面描述性分析第59-60页
        5.4.5 学习动机障碍层面描述性分析第60页
        5.4.6 学习时间与支持障碍层面描述性分析第60-61页
        5.4.7 在线学习障碍总体描述性分析第61-62页
    5.5 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62-64页
    5.6 在线学习障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64-65页
    5.7 个人背景变量与各个维度差异性分析第65-72页
        5.7.1 性别与各障碍间的差异性分析第65页
        5.7.2 年级与各障碍间的差异性分析第65-67页
        5.7.3 在线学习经历与各障碍间的差异性分析第67-68页
        5.7.4 在线学习目的与各障碍间的差异性分析第68-69页
        5.7.5 在线学习技能与各障碍间的差异性分析第69页
        5.7.6 在线学习效果与各障碍间的差异性分析第69-70页
        5.7.7 在线学习乐趣与各障碍间的差异性分析第70-71页
        5.7.8 后续参与在线课程的可能性与各障碍间的差异性分析第71-72页
    5.8 探究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与在线学习效能的关系第72-76页
        5.8.1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第72-73页
        5.8.2 变量间的回归分析第73-76页
    5.9 研究结果讨论分析第76-79页
        5.9.1 在线学习障碍分布与描述第76-77页
        5.9.2 个人背景变量与在线学习障碍间的差异性分析第77-78页
        5.9.3 在线学习障碍与在线学习效能的关系第78-79页
6 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的成因与解决对策第79-95页
    6.1 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的成因第79-85页
        6.1.1 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第79-82页
        6.1.2 教师方面的原因第82-84页
        6.1.3 环境因素的影响第84-85页
    6.2 减少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的相关对策第85-95页
        6.2.1 教师——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第85-88页
        6.2.2 管理者——支持服务的把关人第88-90页
        6.2.3 学生——自我规划的修行者第90-92页
        6.2.4 家长——家校互通的筑路人第92-95页
7 总结与展望第95-99页
    7.1 总结第95-96页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第96-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5页
附录第105-111页
    附录A 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调查问卷第105-109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109-111页
致谢第111-11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静态拉伸对排球运动员纵跳及移动能力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的教学系统方法与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