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9页 |
·信阳地区的地理、历史、人文概况 | 第10-16页 |
·信阳地区方言的语音概况 | 第16-21页 |
·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 第21-24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本文的选点标准及材料来源 | 第26-29页 |
第2章 信阳地区方言代表点的语音系统 | 第29-50页 |
·信阳市老城区 | 第29-30页 |
·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镇 | 第30-32页 |
·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 | 第32-33页 |
·罗山县楠杆镇 | 第33-34页 |
·光山县北向店乡 | 第34-36页 |
·光山县白雀园镇 | 第36-37页 |
·新县沙窝镇 | 第37-38页 |
·新县卡房乡 | 第38-40页 |
·潢川县白店乡 | 第40-41页 |
·固始县郭陆滩镇 | 第41-43页 |
·商城县城关 | 第43-44页 |
·商城县吴河乡 | 第44-45页 |
·息县孙庙乡 | 第45-47页 |
·息县小茴店镇 | 第47-48页 |
·淮滨县张庄乡 | 第48-50页 |
第3章 信阳地区方言的声母研究 | 第50-70页 |
·信阳地区晓组合口一二等字与非敷奉母字的分合 | 第50-55页 |
·信阳地区泥、来母的分合 | 第55-57页 |
·信阳地区精组与知庄章组的分合 | 第57-63页 |
·信阳地区影、疑母的今读与历史演变 | 第63-68页 |
·信阳地区影、喻母的"日化"现象 | 第68-70页 |
第4章 信阳地区方言的韵母研究 | 第70-104页 |
·信阳地区果摄字的今读 | 第70-72页 |
·信阳地区曾梗摄舒声与深臻摄舒声的分合 | 第72-77页 |
·信阳地区宕江摄知系阳声韵字的今读及演变 | 第77-82页 |
·信阳地区德陌麦韵的今读 | 第82-88页 |
·信阳地区的ч类韵母及其来源 | 第88-95页 |
·信阳地区古合口字的今读 | 第95-101页 |
·其他特点 | 第101-104页 |
第5章 信阳地区方言的声调研究 | 第104-111页 |
·信阳地区的声调 | 第104-106页 |
·固始、商城城关的阴、阳平两读 | 第106-111页 |
第6章 信阳地区方言的归属 | 第111-125页 |
·对前人观点的简述 | 第111-112页 |
·我们的看法 | 第112-125页 |
第7章 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的内部演变及外来影响 | 第125-133页 |
·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的内部演变 | 第125-128页 |
·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的外来影响 | 第128-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7页 |
附录1 信阳地区15个方言代表点的字音对照 | 第137-206页 |
附录2 遇蟹止山臻通六摄合口部分字读音对照表 | 第206-210页 |
附录3 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特征地图 | 第210-213页 |
附录4 固始方言同音字汇 | 第213-228页 |
致谢 | 第228-2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229-2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