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新介词的语义来源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一、引言 | 第10-16页 |
|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 第10页 |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第10-15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二、现代汉语阶段产生的新介词 | 第16-64页 |
| (一)仅有一种功能的介词 | 第16-34页 |
| 1.介词“挨”的产生 | 第16-19页 |
| 2.介词“贴”的产生 | 第19-21页 |
| 3.介词“等”的产生 | 第21-25页 |
| 4.被动介词“挨”的产生 | 第25-27页 |
| 5.介词“帮”的产生 | 第27-30页 |
| 6.介词“讲”的产生 | 第30-32页 |
| 7.介词“看”的产生 | 第32-34页 |
| (二)有多种功能的介词 | 第34-64页 |
| 1.介词“走”的产生 | 第34-38页 |
| 2.奔”的语法化 | 第38-43页 |
| 3.介词“管”的产生 | 第43-48页 |
| 4.介词“找”的产生 | 第48-57页 |
| 5.介词“搁”的继续语法化 | 第57-64页 |
| 三、已有介词在现代汉语阶段的新功能 | 第64-82页 |
| (一)介词“朝”的继续语法化 | 第64-69页 |
| (二)求索介词“给”的产生 | 第69-75页 |
| (三)依据介词“就”的产生 | 第75-78页 |
| (四)原因介词“凭”的产生 | 第78-80页 |
| (五)小结 | 第80-82页 |
| 四、现代汉语新介词语法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 第82-94页 |
| (一)历时演变过程中区分动词和介词的标准 | 第82-84页 |
| (二)语法化的路径总结 | 第84-88页 |
| (三)语法化的机制 | 第88页 |
| (四)语法化的动因 | 第88-92页 |
| (五)小结 | 第92-94页 |
| 五、结语 | 第94-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 致谢 | 第99-10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