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一、光山话概况 | 第8-11页 |
| ·概说 | 第8页 |
| ·光山话声韵调 | 第8-9页 |
| ·光山话音韵特点 | 第9-11页 |
| 二、方言代词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单、复数的探讨 | 第12页 |
| ·方言代词研究语源上的考证 | 第12页 |
| ·指代词的几分说 | 第12-13页 |
| ·光山方言的代词系统 | 第13-15页 |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四、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 第16-18页 |
| ·语料来源 | 第16-17页 |
| ·体例说明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光山方言的人称代词 | 第18-28页 |
| 一、三身代词 | 第18-21页 |
| ·第一人称代词"我[Uo~(213)]" | 第18-19页 |
| ·第二人称"嗯[n_l]" | 第19-20页 |
| ·第三人称"客[k′i(?)~(213)]" | 第20-21页 |
| 二、非三身代词 | 第21-23页 |
| ·"个人(人家)" | 第21-22页 |
| ·"旁人(其他人)" | 第22页 |
| ·"各人(自己)" | 第22-23页 |
| 三、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方式 | 第23-25页 |
| ·附加"计" | 第23页 |
| ·附加"几个" | 第23-24页 |
| ·两种复数表达方式的区别 | 第24页 |
| ·"我几个"与"我计几个"的区别 | 第24-25页 |
| 四、人称代词的其他用法 | 第25页 |
| ·任指 | 第25页 |
| ·虚指 | 第25页 |
| ·转指 | 第25页 |
| 五、与其他方言的比较 | 第25-28页 |
| ·与苏州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比较 | 第25-26页 |
| ·与湖南衡阳话人称代词的比较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指示代词 | 第28-41页 |
| 一、光山话指示代词的用法 | 第28-33页 |
| ·表处所:"这坡、恩坡、那坡""这儿、恩儿、那儿" | 第29-30页 |
| ·表时间的指示代词:"这会儿、恩会儿、那会儿""这咱儿、恩咱儿、那咱儿" | 第30-31页 |
| ·表数量:"这些、恩些、那些" | 第31-32页 |
| ·性质状态方式程度:"这、恩、那"+形容词 | 第32-33页 |
| 二、指示代词的非指示用法 | 第33-36页 |
| ·"这、恩、那"常常用在无指成分构成的领格短语里 | 第33-34页 |
| ·"这、恩、那"+(个)修饰名词 | 第34-36页 |
| 三、与其他方言的比较 | 第36-41页 |
| ·与衡阳话的比较 | 第36-39页 |
| ·与苏州话的比较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疑问代词 | 第41-53页 |
| 一、疑问代词的指示用法 | 第41-49页 |
| ·表区别:"哪[la~(35)]" | 第41页 |
| ·指人:"谁[s(?)i~(35)]、谁个[s(?)i~(35)k(?)]" | 第41-43页 |
| ·询问地点:"哪儿、哪坡" | 第43-44页 |
| ·表数量:"多少、几多、多大" | 第44-46页 |
| ·性质状态方式程度:"么样、咋样、么事" | 第46-48页 |
| ·询问时间:"多咱儿、么咱儿" | 第48-49页 |
| ·询问原因:"忙昂儿" | 第49页 |
| 二、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 第49-51页 |
| ·任指 | 第49-51页 |
| ·虚指 | 第51页 |
| 三、与其他方言的比较 | 第51-53页 |
| ·与苏州话的比较 | 第51-52页 |
| ·与衡阳话的比较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