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3-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一) 习得性无助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 国外关于习得性无助感研究 | 第15-17页 |
2. 国内关于习得性无助感研究 | 第17-20页 |
3. 习得性无助感的测量 | 第20-21页 |
(二) 国外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 | 第21-22页 |
(三) 国内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 | 第22-25页 |
1. 归因和归因理论 | 第22页 |
2. 国内关于归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研究 | 第22-23页 |
3. 英语学习归因方式的测量 | 第23-25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25-28页 |
(一) 研究问题 | 第25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三) 研究工具 | 第26-28页 |
1. 调查问卷 | 第26页 |
2. 英语成绩 | 第26-28页 |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28-51页 |
(一)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状况和英语学习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二) 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习得性无助感、英语学习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方面的差异 | 第32-35页 |
(三) 高、低无助感总分分组在英语学习归因方式和英语成绩上的差异 | 第35-38页 |
(四) 习得性无助感、英语学习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相关性分析 | 第38-40页 |
(五) 习得性无助感、英语学习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多元回归分析 | 第40-44页 |
1. 英语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感与英语成绩的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2. 英语学习归因总分与英语成绩的回归分析 | 第42页 |
3. 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与英语学习归因的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4. 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英语学习归因和英语成绩之间的路径模型 | 第43-44页 |
(六) 英语学习归因方式与习得性无助感和英语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4-46页 |
1. 英语学习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2. 英语学习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3. 英语学习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和英语成绩之间的路径模型 | 第46页 |
(七)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习得性无助感、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特征讨论 | 第46-48页 |
1.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特征 | 第46-47页 |
2.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归因方式特征 | 第47-48页 |
3.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成绩特征 | 第48页 |
(八)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习得性无助感、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的关系讨论 | 第48-51页 |
1. 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感与英语成绩以及归因方式关系的讨论 | 第48-49页 |
2.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英语成绩关系讨论 | 第49-51页 |
五、结语 | 第51-55页 |
(一) 主要研究发现 | 第51页 |
(二) 启示 | 第51-53页 |
(三)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