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20-34页 |
2.1 相关概念及基本机制 | 第20-24页 |
2.1.1 碳排放权 | 第20-21页 |
2.1.2 碳排放权交易 | 第21-22页 |
2.1.3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 | 第22页 |
2.1.4 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机制 | 第22-24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2.2.1 资产负债观理论 | 第25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2.2.3 外部性和产权理论 | 第26-27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27-32页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7-28页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8-30页 |
2.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国外实践中碳排放权交易的确认、计量及启示 | 第34-42页 |
3.1 美国实践中碳排放权交易确认、计量的现状 | 第34-35页 |
3.2 欧盟各国实践中碳排放权交易确认、计量的现状 | 第35-37页 |
3.3 日本实践中碳排放权交易确认、计量的现状 | 第37-39页 |
3.4 国外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具体做法对本文的启示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基于配额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设计 | 第42-56页 |
4.1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基本假设、核算对象及基本目标设计 | 第42-44页 |
4.1.1 碳排放权会计的基本假设设计 | 第42-43页 |
4.1.2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对象设计 | 第43页 |
4.1.3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基本目标设计 | 第43-44页 |
4.2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设计 | 第44-47页 |
4.2.1 碳排放权相关资产的确认设计 | 第44-46页 |
4.2.2 碳排放权相关负债的确认设计 | 第46-47页 |
4.3 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计量设计 | 第47-48页 |
4.3.1 初始计量设计 | 第47页 |
4.3.2 后续计量设计 | 第47-48页 |
4.4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报告设计 | 第48-55页 |
4.4.1 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报告设计遵循原则 | 第49-50页 |
4.4.2 表内披露设计 | 第50-52页 |
4.4.3 表外披露设计 | 第52-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案例研究—以DGYT公司为例 | 第56-66页 |
5.1 DGYT公司碳排放交易现状 | 第56页 |
5.2 DGYT公司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设计 | 第56-65页 |
5.2.1 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账户设置 | 第56页 |
5.2.2 碳排放权交易的确认、计量 | 第56-59页 |
5.2.3 碳排放权交易的报告与披露 | 第59-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建议 | 第66-67页 |
6.3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