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合作游戏情境下教师评价对大班幼儿合作策略影响的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选题缘由第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页
    1.4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4.1 国内外关于教师评价的研究第12-13页
        1.4.2 国内外关于幼儿合作策略的研究第13页
        1.4.3 国内外关于教师评价和幼儿合作策略的关系研究第13-15页
2 研究设计第15-19页
    2.1 研究方法第15页
        2.1.1 观察法第15页
            2.1.1.1 时间取样观察法第15页
            2.1.1.2 事件取样观察法第15页
    2.2 研究工具第15-19页
3 研究结果和分析第19-37页
    3.1 教师评价的统计分析第19-24页
        3.1.1 教师和教师评价行为总体情况分析第19-22页
            3.1.1.1 六位教师的基本情况统计第19页
            3.1.1.2 教师评价的内容偏向统计第19页
            3.1.1.3 四种教师评价的出现次数统计第19-20页
            3.1.1.4 四种教师评价的使用频率统计第20页
            3.1.1.5 四种教师评价的占比统计第20-21页
            3.1.1.6 肯定性教师评价和否定性教师评价的统计第21页
            3.1.1.7 在言语教师评价中,肯定性和否定性的言语评价占比统计第21页
            3.1.1.8 在非言语教师评价中,肯定性和否定性的非言语评价占比统计第21-22页
        3.1.2 对幼儿合作策略的总体分析第22-24页
            3.1.2.1 四种教师评价下10种幼儿合作策略的出现次数及占比统计第22页
            3.1.2.2 肯定性言语教师评价时,幼儿合作策略统计第22-23页
            3.1.2.3 否定性言语教师评价时,幼儿合作策略统计第23页
            3.1.2.4 肯定性非言语教师评价时,幼儿合作策略统计第23-24页
            3.1.2.5 否定性非言语教师评价时,幼儿合作策略统计第24页
    3.2 教师评价的案例分析第24-37页
        3.2.1 肯定性评价不重视,评价缺乏激励性第24-28页
        3.2.2 肯定性评价有偏爱,忽视非言语评价第28-31页
        3.2.3 评价应用注重结果,处理没有艺术性第31-34页
        3.2.4 评价主体比较单一,内容不够概括性第34-37页
4 讨论和结论第37-41页
    4.1 讨论第37-39页
        4.1.1 肯定性言语教师评价对幼儿合作策略影响的讨论第37页
        4.1.2 否定性言语教师评价对幼儿合作策略影响的讨论第37-38页
        4.1.3 肯定性非言语教师评价对幼儿合作策略影响的讨论第38页
        4.1.4 否定性非言语教师评价对幼儿合作策略影响的讨论第38-39页
    4.2 结论第39-41页
        4.2.1 教师使用肯定性言语评价时,幼儿合作策略发展比较多元第39-40页
        4.2.2 教师使用否定性言语评价时,幼儿合作策略发展较为单一第40页
        4.2.3 教师使用肯定性非言语评价时,幼儿合作策略发展较为高级第40页
        4.2.4 教师使用否定性非言语评价时,幼儿合作策略发展较为初级第40-41页
5 评价原则和实施策略第41-47页
    5.1 评价原则第41-42页
    5.2 实施策略第42-47页
        5.2.1 尽量使用肯定性评价,谨慎使用否定性评价第42-43页
        5.2.2 重视肯定性言语评价,兼顾肯定性非言语评价第43-44页
        5.2.3 围绕幼儿合作进程,及时调整跟进评价第44-45页
        5.2.4 注重评价内容多元,体现师幼共同评价第45-47页
6 反思与展望第47-49页
    6.1 可以肯定的地方第47页
    6.2 研究不足的地方第47-48页
    6.3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第48-49页
7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作者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松江区公共托育服务政府供给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指向“技术运用”素养的小学软陶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