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公共托育服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第一节 公共托育服务的相关概念 | 第16页 |
一、公共托育服务 | 第16页 |
二、政府供给的托育服务 | 第16页 |
第二节 公共托育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第16-17页 |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松江区公共托育服务的发展 | 第19-24页 |
第一节 松江区公共托育服务的发展 | 第19-20页 |
一、松江区公共托育服务的兴起 | 第19-20页 |
二、松江区公共托育服务机构的模式 | 第20页 |
第二节 松江区托育需求现状 | 第20-24页 |
一、适龄幼儿数量偏多,托育服务需求强烈 | 第21-22页 |
二、家长偏好公办托育机构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松江区公共托育服务政府供给模式分析 | 第24-37页 |
第一节 公办托育机构政府供给案例 | 第24-31页 |
一、松江区方塔幼儿园 | 第24-27页 |
二、松江区佘山镇中心幼儿园 | 第27-28页 |
三、松江区泗泾第四幼儿园 | 第28-30页 |
四、公办托育机构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政府购买模式案例 | 第31-37页 |
一、街道社区共建托育服务 | 第31-33页 |
二、妇联社区共建托管点 | 第33-34页 |
三、政府购买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松江区公共托育服务政府供给的困境 | 第37-42页 |
第一节 机构供给数量严重不足 | 第37页 |
第二节 师资供给质量不高 | 第37-38页 |
第三节 规模空间不足 | 第38-39页 |
一、占地规模小 | 第38页 |
二、玩具配置和使用不合理 | 第38-39页 |
三、安全设施不完备 | 第39页 |
第四节 公共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不完善 | 第39-42页 |
一、公共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不完备 | 第39-40页 |
二、政府对托育机构的设立和运营的主导地位及有效监管不足 | 第40页 |
三、政府对托育机构从业人员的资质缺乏规范和监管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改进松江区公共托育服务政府供给的政策建议 | 第42-51页 |
第一节 完善政策法规为托育服务提供制度性保障 | 第42-44页 |
一、明确托育服务机构的政府主管部门及其职能 | 第42-43页 |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 第43页 |
三、加强对托育服务的监管 | 第43页 |
四、完善托育服务体系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加大托育产品供给,扩建托育服务点 | 第44-46页 |
一、推进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 | 第44-45页 |
二、增加政府购买托育服务 | 第45-46页 |
三、支持市场参与托育服务 | 第46页 |
第三节 加大托育人才供给,提供人员保障 | 第46-48页 |
一、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人员发展 | 第46-47页 |
二、加大托育师资培训,提升托育水平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加大基建发展供给,提供基础保障 | 第48-51页 |
一、场地的配备 | 第48-49页 |
二、其他设备配备 | 第49-50页 |
三、安全防护措施的配备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附录一 :松江区公共托育服务需求调查表 | 第56-59页 |
附录二 :松江区政府供给托育机构负责人访谈内容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