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缺陷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3.1 内部审计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审计信息化相关研究 | 第14页 |
1.3.3 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3.4 持续审计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3.5 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第2章 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2.1 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2.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 | 第20-22页 |
2.1.2 审计信息化与持续审计 | 第22-24页 |
2.2 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相关规范 | 第24-26页 |
2.2.1 内部审计目的 | 第24页 |
2.2.2 内部审计内容与方法 | 第24页 |
2.2.3 机构设置 | 第24-25页 |
2.2.4 人员配置 | 第25页 |
2.2.5 监督与评价 | 第25-26页 |
第3章 D证券公司概况及其内部审计现状 | 第26-37页 |
3.1 D证券公司概况 | 第26-28页 |
3.1.1 D证券公司的外部环境 | 第26-27页 |
3.1.2 D证券公司组织架构 | 第27-28页 |
3.1.4 D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 第28页 |
3.2 D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 第28-37页 |
3.2.1 D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 | 第28-30页 |
3.2.2 D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流程 | 第30-35页 |
3.2.3 D证券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 | 第35-37页 |
第4章 D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缺陷分析 | 第37-45页 |
4.1 D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缺陷分析 | 第37-42页 |
4.1.1 内部审计地位不高 | 第37-38页 |
4.1.2 审计效果局限 | 第38-40页 |
4.1.3 审计方法落后 | 第40-41页 |
4.1.4 审计IT信息系统缺位 | 第41-42页 |
4.2 内部审计缺陷的成因探究 | 第42-45页 |
4.2.1 公司内部治理情况混乱 | 第42-43页 |
4.2.2 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 第43页 |
4.2.3 未落实风险导向方法 | 第43页 |
4.2.4 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利用不充分 | 第43-45页 |
第5章 改善D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缺陷对策 | 第45-53页 |
5.1 完善公司治理 | 第45-46页 |
5.1.1 内部审计设职能领导和行政领导 | 第45页 |
5.1.2 设立总审计师职位 | 第45-46页 |
5.2 优化内部审计组织与人员配置 | 第46-47页 |
5.2.1 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及风险管理分工协作 | 第46-47页 |
5.2.2 提高审计人员待遇和专业胜任能力 | 第47页 |
5.3 强化和落实风险导向方法 | 第47-49页 |
5.3.1 落实风险识别与评价 | 第47页 |
5.3.2 以风险为导向科学制定审计计划 | 第47-48页 |
5.3.3 以风险为导向设计审计方案 | 第48页 |
5.3.4 以风险为导向获取审计证据 | 第48-49页 |
5.3.5 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 第49页 |
5.4 引入持续审计模型 | 第49-53页 |
5.4.1 引入持续审计模型的必要性 | 第49-50页 |
5.4.2 持续审计模型的构建 | 第50-51页 |
5.4.3 持续审计实施建议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