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教学:一种教与学的艺术--基于一位高校学前教师教学实践的叙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创意教学之惘:研究之惑 | 第10-20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1.1.1 教育现状:教学缺乏创意 | 第10页 |
1.1.2 选择叙事这条路 | 第10-12页 |
1.2 核心概念 | 第12-14页 |
1.2.1 创意教学 | 第12-13页 |
1.2.2 艺术 | 第13页 |
1.2.3 教育叙事研究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3.1 有关创意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有关教育叙事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17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7-20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创意教学之寻:故事构思 | 第20-28页 |
2.1 说谁的故事——研究对象与场域 | 第20-21页 |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0页 |
2.1.2 故事的场域 | 第20-21页 |
2.2 故事该如何说——探究的方式 | 第21-24页 |
2.2.1 对话与访谈 | 第21-22页 |
2.2.2 亲历教学情境 | 第22-23页 |
2.2.3 文件分析 | 第23页 |
2.2.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23-24页 |
2.3 故事该如何进行——研究理论架构与研究伦理 | 第24-28页 |
2.3.1 表演学: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 | 第24-25页 |
2.3.2 教育解释学 | 第25-26页 |
2.3.3 研究伦理 | 第26-28页 |
第3章 创意教学之路:亲历故事 | 第28-50页 |
3.1 S老师的生活历程 | 第28-34页 |
3.1.1 创意的“根”在童年 | 第29-30页 |
3.1.2 创意源自艺术 | 第30-32页 |
3.1.3 行走在文化边缘 | 第32-34页 |
3.2 创意教学:一种教与学的艺术 | 第34-46页 |
3.2.1 身临其境:一种教的艺术 | 第34-40页 |
3.2.2 感同身受:一种学的艺术 | 第40-46页 |
3.3 S老师的创意理念 | 第46-48页 |
3.3.1 我们最终要成为自己 | 第46-47页 |
3.3.2 让教学变成美丽的事情 | 第47-48页 |
3.3.3 创意需要自由,也需要逻辑 | 第48页 |
3.4 差异视角:其他人的声音 | 第48-50页 |
第4章 创意教学之维:多元共生 | 第50-64页 |
4.1 理解创意教学 | 第50-54页 |
4.1.1 创意教学的社会表演 | 第50-51页 |
4.1.2 创意教学的仪式表演 | 第51-52页 |
4.1.3 创意教学的游戏表演 | 第52-53页 |
4.1.4 创意教学的审美表演 | 第53-54页 |
4.1.5 创意教学的大众表演 | 第54页 |
4.2 创意教学的特质 | 第54-57页 |
4.2.1 体验性 | 第54页 |
4.2.2 生成性 | 第54-56页 |
4.2.3 通感性 | 第56页 |
4.2.4 开放性 | 第56-57页 |
4.3 创意教学历程发展因素 | 第57-64页 |
4.3.1 过去经验 | 第57-59页 |
4.3.2 当前的教学情境 | 第59-60页 |
4.3.3 个人的观念 | 第60-64页 |
第5章 创意教学之思:路在脚下 | 第64-68页 |
5.1 透过故事的反思 | 第64-66页 |
5.1.1 教师个人:自我“突破”与积累 | 第64-66页 |
5.1.2 教育管理者:为教师创设适宜的环境 | 第66页 |
5.2 遗憾 | 第66-67页 |
5.2.1 研究的深入程度 | 第66-67页 |
5.2.2 研究手法不够成熟 | 第67页 |
5.3 期待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