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维吾尔语论文

维吾尔语哈密土语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符号说明第10-16页
    1.语法标注所用的缩略词语第10-13页
    2.语法标注所用的构形词缀第13-16页
转写符号第16-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2页
    1.1 哈密概况第17-19页
        1.1.1 地理位置第17页
        1.1.2 历史人文概要第17-18页
        1.1.3 人口构成第18-19页
    1.2 社会语言生活第19-20页
        1.2.1 民族语言构成和分布区域第19页
        1.2.2 语言文字、学校教育情况第19-20页
    1.3 维吾尔语哈密土语第20-24页
        1.3.1 哈密土语的形成特点第20-21页
        1.3.2 哈密土语及其分布区域第21-22页
        1.3.3 田野调查的选择第22-23页
        1.3.4 哈密土语词汇的制定第23-24页
    1.4 过往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第24-27页
        1.4.1 国外研究第24-25页
        1.4.2 国内研究第25-27页
    1.5 选题目的第27页
    1.6 创新与不足第27-28页
    1.7 研究方法第28页
    1.8 研究步骤第28-32页
第2章 元音系统第32-48页
    2.1 元音音位第32-36页
        2.1.1 元音音位及其变体第33-36页
        2.1.2 长元音第36页
    2.2 元音和谐第36-41页
        2.2.1 双音节词的部位和谐第37-38页
        2.2.2 多音节词的部位和谐第38页
        2.2.3 唇状和谐第38-40页
        2.2.4 词干与词缀的和谐第40-41页
    2.3 元音变化第41-47页
        2.3.1 元音的弱化第41-42页
        2.3.2 元音的增音第42-43页
        2.3.3 元音的脱落第43-44页
        2.3.4 元音的替换第44-47页
    2.4 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辅音系统第48-65页
    3.1 辅音音位第48-51页
        3.1.1 辅音音位及其变体第48-50页
        3.1.2 部分辅音与文学语的对应第50-51页
    3.2 辅音的变化第51-63页
        3.2.1 辅音的脱落第51-55页
        3.2.2 辅音的替换第55-59页
        3.2.3 辅音的同化第59-60页
        3.2.4 辅音的换位第60页
        3.2.5 辅音的增音第60-63页
    3.3 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词汇系统第65-101页
    4.1 词汇的来源第65-73页
        4.1.1 古代突厥语第65-72页
        4.1.2 词源较复杂的词第72-73页
    4.2 外来词第73-88页
        4.2.1 汉语借词第74-84页
            4.2.1.1 音义相近的汉语词第74-78页
            4.2.1.2 汉维合璧词(汉语词根+维吾尔语词缀构成)第78-79页
            4.2.1.3 语音或语义发生变化的汉语词第79-81页
            4.2.1.4 现今已经消亡的古旧词第81页
            4.2.1.5 哈密歌谣中直接接入的汉语短语第81-83页
            4.2.1.6 哈密维吾尔土语绰号词中的汉语借词第83-84页
        4.2.2 蒙古语(卫拉特方言)借词第84-87页
        4.2.3 阿拉伯-波斯语影响第87-88页
    4.3 维吾尔语哈密土语中民俗文化特有词第88-94页
    4.4 维吾尔语哈密土语词汇结构第94-96页
        4.4.1 合成词第94-95页
        4.4.2 对偶词第95页
        4.4.3 重叠词第95-96页
    4.5 维吾尔语哈密土语的构词附加成分第96-98页
        4.5.1 派生名词的构成第96-97页
        4.5.2 派生形容词的构成第97页
        4.5.3 动词派生构成的形容词第97-98页
        4.5.4 动词的构成第98页
        4.5.5 量词的构成第98页
    4.6 小结第98-101页
第5章 词法系统第101-151页
    5.1 名词第101-109页
        5.1.1 名词的类别第101-102页
        5.1.2 格范畴第102-108页
        5.1.3 数范畴第108页
        5.1.4 领属人称范畴第108-109页
    5.2 形容词第109-111页
        5.2.1 基本级第110页
        5.2.2 减弱级第110页
        5.2.3 加强级第110-111页
        5.2.4 表爱加强级第111页
    5.3 数词第111-113页
        5.3.1 基数词第111-112页
        5.3.2 序数词第112页
        5.3.3 约数词第112-113页
        5.3.4 分配数词第113页
        5.3.5 成组数词第113页
        5.3.6 人称数词第113页
    5.4 量词第113-114页
    5.5 代词第114-119页
        5.5.1 人称代词,反身代词第114页
        5.5.2 指示代词第114-116页
        5.5.3 疑问代词第116-117页
        5.5.4 否定代词第117-118页
        5.5.5 不定代词第118-119页
        5.5.6 代词nema“什么”的特殊用法第119页
    5.6 副词第119-124页
        5.6.1 时间副词第119-120页
        5.6.2 处所副词第120页
        5.6.3 程度副词第120-121页
        5.6.4 行为方式副词第121页
        5.6.5 形容词yama(n)“坏”转喻为程度副词第121-123页
        5.6.6 程度副词taza“非常”的特殊用法第123-124页
    5.7 动词第124-141页
        5.7.1 动词的语态第124-126页
        5.7.2 体助动词(Aspect)第126-128页
        5.7.3 动词的式第128-135页
            5.7.3.1 陈述式第128-133页
            5.7.3.2 祈使式第133-134页
            5.7.3.3 条件式第134-135页
            5.7.3.4 必然式第135页
        5.7.4 形动词第135-136页
        5.7.5 副动词第136-138页
        5.7.6 动名词第138页
        5.7.7 系动词第138-141页
            5.7.7.1 (直陈)语气系动词idi第138-139页
            5.7.7.2 (间陈)语气系动词ik(?)n第139页
            5.7.7.3 形动词dig(?)n “说过”的(直陈)语气系动词用法第139-141页
    5.8 后置词第141-142页
    5.9 语气词第142-145页
    5.10 感叹词第145-148页
    5.11 摹拟词第148页
    5.12 连接词第148-149页
    5.13 小结第149-15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51-155页
    6.1 结论第151-153页
    6.2 展望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1页
附录(一)第161-212页
    1. 长篇语料(故事、传说、笑话)第161-182页
    2. 录自民间口语的长、单句第182-192页
    3. 民间谚语、习惯用语第192-202页
    4. 民间谜语第202-204页
    5. 民间歌谣、儿童歌谣第204-208页
    6. 伊吾县部分放牧点以及山沟、山坡地名第208-210页
    7. 发音合作人情况表第210-212页
附录(二) 哈密土语词典(维吾尔语、汉语对照)第212-2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80-281页
后记第281-282页

论文共2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女性英雄艺术形象研究
下一篇:日语顾及表达研究的新展开--兼从其思维背景及相关语言规划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