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以均胜电子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5 研究贡献和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1.1 协同效应 | 第14-15页 |
2.1.2 规模经济 | 第15页 |
2.1.3 资源需求 | 第15-16页 |
2.1.4 价值低估 | 第16页 |
2.1.5 市场势力 | 第16-17页 |
2.2 并购绩效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第3章 理论分析 | 第20-27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3.1.1 并购的定义 | 第20-21页 |
3.1.2 并购的分类 | 第21页 |
3.1.3 并购绩效 | 第21-22页 |
3.2 企业并购动因的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3.2.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2页 |
3.2.2 多元化经营理论 | 第22-23页 |
3.2.3 价值低估理论 | 第23页 |
3.2.4 代理动机理论 | 第23页 |
3.2.5 市场力量理论 | 第23-24页 |
3.3 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3.3.1 事件研究法 | 第24页 |
3.3.2 财务指标分析法 | 第24-25页 |
3.4 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3.4.1 资源匹配程度 | 第25页 |
3.4.2 对标的企业的控制程度 | 第25页 |
3.4.3 标的企业所在国家的政策环境 | 第25页 |
3.4.4 并购规模 | 第25-27页 |
第4章 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及案例介绍 | 第27-37页 |
4.1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 | 第27-30页 |
4.2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4.3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并购现状 | 第31-32页 |
4.4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方式分析 | 第32-33页 |
4.5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 | 第33-35页 |
4.6 海外并购趋势 | 第35-37页 |
第5章 均胜电子并购案例动因及绩效分析 | 第37-54页 |
5.1 均胜电子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5.2 并购德国普瑞 | 第38-40页 |
5.2.1 并购概况 | 第38-39页 |
5.2.2 并购动因 | 第39-40页 |
5.3 并购德国INNOVENTIS | 第40页 |
5.3.1 并购概况 | 第40页 |
5.3.2 并购动因 | 第40页 |
5.4 并购IMA | 第40-41页 |
5.4.1 并购概况 | 第40-41页 |
5.4.2 并购动因 | 第41页 |
5.5 并购德国QUIN | 第41-43页 |
5.5.1 并购概况 | 第41-42页 |
5.5.2 并购动因 | 第42-43页 |
5.6 并购美国KSS | 第43-44页 |
5.6.1 并购概况 | 第43页 |
5.6.2 并购动因 | 第43-44页 |
5.7 均胜电子跨国并购动因比较分析 | 第44-46页 |
5.8 均胜电子并购绩效研究 | 第46-54页 |
5.8.1 财务指标分析 | 第47-52页 |
5.8.2 非财务指标分析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