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湿式离合器概述 | 第10-21页 |
1.2.1 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1.2.2 干式和湿式离合器的比较 | 第12-13页 |
1.2.3 湿式离合器的冷却 | 第13-15页 |
1.2.4 当量扭矩容量 | 第15-17页 |
1.2.5 湿式摩擦片材料 | 第17-19页 |
1.2.6 湿式摩擦片油槽结构 | 第19-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湿式离合器摩擦副间流体特性计算的数模分析 | 第23-35页 |
2.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23-26页 |
2.1.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3-24页 |
2.1.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4-26页 |
2.2 流场数值计算主要方法 | 第26-28页 |
2.2.1 耦合式解法 | 第27页 |
2.2 2 分离式解法 | 第27-28页 |
2.3 标准 k- 模型 | 第28-30页 |
2.3.1 标准 k- 模型的定义 | 第28-29页 |
2.3.2 标准 k- 模型的有关计算公式 | 第29-30页 |
2.4 对流换热数值计算方法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第3章 摩擦片间流场特性仿真建模 | 第35-47页 |
3.1 摩擦副实体模型建立 | 第35-38页 |
3.1.1 三维模型尺寸 | 第36-37页 |
3.1.2 三维模型创建 | 第37-38页 |
3.2 模型网格前处理 | 第38-40页 |
3.2.1 模型简化 | 第38-39页 |
3.2.2 网格处理 | 第39-40页 |
3.3 数值计算预处理 | 第40-45页 |
3.3.1 基本假设 | 第40-41页 |
3.3.2 热流密度计算与分配 | 第41-43页 |
3.3.3 对流换热系数的研究 | 第43-45页 |
3.3.4 收敛准则 | 第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摩擦片间流场特性计算与分析 | 第47-61页 |
4.1 摩擦片间内流场特性分析 | 第48-51页 |
4.1.1 径向油槽摩擦片内流场仿真分析 | 第48-50页 |
4.1.2 复合油槽摩擦片内流场仿真分析 | 第50-51页 |
4.2 摩擦片间对流换热仿真分析 | 第51-54页 |
4.2.1 径向油槽对流换热仿真分析 | 第51-53页 |
4.2.2 复合油槽对流换热仿真分析 | 第53-54页 |
4.3 摩擦片流场特性仿真结果对比 | 第54-56页 |
4.3.1 内流场仿真结果对比 | 第54-55页 |
4.3.2 对流换热仿真结果对比 | 第55-56页 |
4.4 不同入口流量时径向槽摩擦片的对流换热分析 | 第56-58页 |
4.5 不同入口油液温度时径向槽摩擦片的对流换热分析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湿式离合器台架试验 | 第61-67页 |
5.1 台架试验介绍 | 第61-62页 |
5.2 试验过程及数据采集 | 第62-63页 |
5.3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 第63-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7-6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