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高速铁路的发展 | 第9-10页 |
1.1.2 高速列车的振动问题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功率流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功率流基本理论及车辆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 | 第15-28页 |
2.1 功率流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2.1.1 机械阻抗法 | 第15-17页 |
2.1.2 四端参数法 | 第17-18页 |
2.1.3 振动功率流法 | 第18-21页 |
2.2 车辆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 | 第21-27页 |
2.2.1 车辆系统半车模型 | 第21-24页 |
2.2.2 车辆系统整车模型 | 第24-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车辆垂向系统振动传递特性 | 第28-43页 |
3.1 车辆系统半车模型功率流传递特性 | 第28-33页 |
3.1.1 功率流传递特性 | 第28-29页 |
3.1.2 数值仿真计算及分析 | 第29-33页 |
3.2 车辆系统整车模型功率流传递特性 | 第33-42页 |
3.2.1 子系统分析 | 第33-36页 |
3.2.2 功率流传递特性 | 第36-38页 |
3.2.3 数值仿真计算及分析 | 第38-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车体与有源悬吊设备耦合振动研究 | 第43-58页 |
4.1 车体与车下有源悬吊设备耦合振动模型 | 第43-45页 |
4.2 车体与有源设备耦合作用下功率流传递函数 | 第45-55页 |
4.2.1 车体垂向功率流传递特性 | 第45-51页 |
4.2.2 有源悬吊设备功率流传递特性 | 第51-54页 |
4.2.3 单个有源悬吊设备作用下车体的功率流传递特性 | 第54-55页 |
4.3 数值仿真计算及分析 | 第55-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基于功率流的车下有源悬吊设备隔振效果评估 | 第58-68页 |
5.1 车下有源悬吊设备振动测试 | 第58-61页 |
5.1.1 测试系统组成 | 第58-59页 |
5.1.3 线路测试数据时域分析 | 第59-61页 |
5.2 基于功率流的隔振效果评估 | 第61-67页 |
5.2.0 隔振效果评估原理 | 第61-62页 |
5.2.1 功率流隔振评价指标计算 | 第62-66页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