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9-2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2-25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1.4 文章架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产业集群中供应链式协作 | 第28-48页 |
2.1 集群式供应链概述 | 第28-31页 |
2.1.1 供应链管理定义 | 第28-29页 |
2.1.2 供应链协同 | 第29-31页 |
2.1.3 集群式供应链 | 第31页 |
2.2 产业集群的组织架构及供应链组织实体 | 第31-34页 |
2.2.1 产业集群的组织架构 | 第31-33页 |
2.2.2 产业集群中供应链的组织实体 | 第33-34页 |
2.3 产业集群中供应链式协作类型 | 第34-37页 |
2.3.1 基于交易层次关系的集群式供应链类型 | 第34-36页 |
2.3.2 基于核心企业地位的集群式供应链类型 | 第36-37页 |
2.4 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协作理论分析 | 第37-46页 |
2.4.1 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协作模型 | 第37-39页 |
2.4.2 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协作优势分析 | 第39-41页 |
2.4.3 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竞合博弈分析 | 第41-43页 |
2.4.4 产业集群的竞合效应分析 | 第43-46页 |
2.5 供应链管理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 | 第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协同商务 | 第48-62页 |
3.1 协同商务概述 | 第48-51页 |
3.1.1 协同商务简介 | 第48页 |
3.1.2 协同商务思想 | 第48-49页 |
3.1.3 供应链协同商务 | 第49-50页 |
3.1.4 协同商务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第50-51页 |
3.2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商务组成构架 | 第51-53页 |
3.3 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协同商务运营过程框架 | 第53-55页 |
3.3.1 产业集群的协调统筹机构 | 第53页 |
3.3.2 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协同商务运营过程框架 | 第53-55页 |
3.4 产业集群中供应链协同商务系统的功能构架 | 第55-59页 |
3.4.1 企业内部的协同 | 第55-58页 |
3.4.2 企业外部协同 | 第58-59页 |
3.4.3 企业与各组织、机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 | 第59页 |
3.5 供应链协同商务对湖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 第59-61页 |
3.6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商务平台构建 | 第62-72页 |
4.1 协同商务平台 | 第62-64页 |
4.1.1 协同商务平台简介 | 第62-63页 |
4.1.2 协同商务平台类型 | 第63-64页 |
4.2 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协同商务平台模型 | 第64-65页 |
4.3 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协同商务平台实现条件 | 第65-66页 |
4.4 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协同商务平台的设计 | 第66-71页 |
4.4.1 协同商务平台的系统结构设计 | 第66-67页 |
4.4.2 协同商务平台的功能结构设计 | 第67-71页 |
4.5 协同商务平台中的供应链协作 | 第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商务的实现——以湖南一 力物流园为例 | 第72-88页 |
5.1 湖南一力物流园的概况 | 第72页 |
5.2 一力物流园企业业务流程图 | 第72-73页 |
5.3 一力协同商务平台 | 第73-74页 |
5.4 系统应用架构 | 第74-75页 |
5.5 协同商务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75-86页 |
5.5.1 综合物流管理系统 | 第75-79页 |
5.5.2 供应链金融管理系统 | 第79-81页 |
5.5.3 供应链商贸管理系统 | 第81-85页 |
5.5.4 通用供应链信息交换系统 | 第85-86页 |
5.6 协同商务实施后的效益分析 | 第86-87页 |
5.6.1 直接效益 | 第86页 |
5.6.2 社会效益 | 第86-87页 |
5.6.3 协同商务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 第87页 |
5.7 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