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部分 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中医研究概况第14-23页
    1 中医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概念的认识第14页
    2 中医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4-19页
        2.1 单纯性肥胖病的病因病机第14-17页
        2.2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第17-18页
        2.3 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病因病机第18-19页
    3 中医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辩证分型的认识和研究第19-21页
        3.1 单纯性肥胖病的辩证分型第19-20页
        3.2 高血压病的辩证分型第20-21页
        3.3 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辩证分型第21页
    4 中医治疗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方法第21-23页
第二部分 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现代医学研究概况第23-32页
    1 现代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定义的认识第23页
    2 现代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的认识第23-26页
        2.1 肥胖病的流行病学第23-24页
        2.2 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第24页
        2.3 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第24-26页
    3 现代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第26-28页
        3.1 肥胖病的发病机制第26-27页
        3.2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第27页
        3.3 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第27-28页
    4 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诊断第28页
    5 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疗效评价第28页
    6 现代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防治的认识第28-32页
        6.1 肥胖病的防治第28-29页
        6.2 高血压病的防治第29页
        6.3 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防治第29-32页
第三部分 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常见证型临床研究第32-44页
    1 研究对象第32-37页
        1.1 单纯性肥胖病、高血压病和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第32-35页
        1.2 单纯性肥胖病、高血压病和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疗效评定标准第35-36页
        1.3 纳入标准第36页
        1.4 排除标准第36页
        1.5 研究对象和分组第36-37页
    2 研究方法第37-40页
        2.1 技术路线第37页
        2.2 中医四诊信息的筛选第37-39页
        2.3 过程三第39页
        2.4 过程四第39页
        2.5 方法学理论依据第39-40页
    3 结果第40-44页
        3.1 公因子的提取和判识第40-41页
        3.2 聚类分析的应用第41-42页
        3.3 证候及证候内涵第42-43页
        3.4 前瞻性检验结果第43-44页
第四部分 针灸治疗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观察第44-48页
    1 研究对象第44页
        1.1 一般资料第44页
        1.2 诊断标准第44页
        1.3 纳入标准第44页
        1.4 排除标准第44页
        1.5 研究对象和分组第44页
    2 治疗方法第44-46页
        2.1 肥胖组的辩证施治第44-45页
        2.2 并发高血压组的辩证施治第45页
        2.3 针灸方法与疗程第45页
        2.4 观察项目及指标第45页
        2.5 疗效判定标准第45-46页
        2.6 统计学方法第46页
    3 结果第46-48页
        3.1 参与者数量分析第46页
        3.2 统计推断第46-48页
第五部分 讨论第48-53页
    1 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48页
    2 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方法学第48-50页
        2.1 文献调研法,临床流行病学,专家咨询法在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中的应用第48-49页
        2.2 在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中应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第49-50页
    3 肥胖病并发高血压证候量化诊断的现状第50页
    4 高血压病与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联系第50-51页
        4.1 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的区别认识第50-51页
        4.2 肥胖病并发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第51页
    5 多元统计方法在本证型研究中的应用第51-52页
    6 本研究结果特色、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第52-53页
第六部分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一 四诊信息在公因子上的载荷系数表第58-60页
附录二 肥胖病并发高血压门诊病历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协同商务研究
下一篇: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