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1.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2 本文的结构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投资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及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 第12-19页 |
2.1 国外理论研究情况 | 第12-16页 |
2.1.1 早期的传统风险管理理论 | 第12-14页 |
2.1.1.1 期限结构理论 | 第12页 |
2.1.1.2 投资组合理论 | 第12-13页 |
2.1.1.3 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 | 第13-14页 |
2.1.2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 | 第14-16页 |
2.1.2.1 VaR模型 | 第14-15页 |
2.1.2.2 风险管理的趋势——ERM(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全面风险管理) | 第15-16页 |
2.2 国内理论研究情况 | 第16-17页 |
2.2.1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时期 | 第16页 |
2.2.2 ERM(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 | 第16-17页 |
2.3 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2.3.1 基于保险和财务层面的风险管理阶段 | 第17页 |
2.3.2 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 第17-18页 |
2.3.3 企业风险管理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的现状分析与风险识别 | 第19-26页 |
3.1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介 | 第19页 |
3.2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业务流程 | 第19-20页 |
3.3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管理现状 | 第20-21页 |
3.4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21-22页 |
3.4.1 风险管理文化薄弱 | 第21页 |
3.4.2 缺乏风险预警体系 | 第21页 |
3.4.3 没有进行投资阶段性管理 | 第21页 |
3.4.4 危机应对机制不完善 | 第21-22页 |
3.5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风险的识别 | 第22-26页 |
3.5.1 国内证券投资风险分析 | 第22-23页 |
3.5.1.1 国内投资风险的种类 | 第22-23页 |
3.5.1.2 投资风险产生的成因 | 第23页 |
3.5.2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风险的种类 | 第23页 |
3.5.3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风险识别方法 | 第23-26页 |
第四章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 第26-30页 |
4.1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6页 |
4.2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风险预警体系内容 | 第26-28页 |
4.3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风险预警体系指标的构建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风险过程的管理 | 第30-39页 |
5.1 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 第30-31页 |
5.2 投资前的风险管理 | 第31-32页 |
5.2.1 市场风险的防范 | 第31页 |
5.2.2 经营风险的防范 | 第31-32页 |
5.3 投资中的风险管理 | 第32-34页 |
5.3.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 | 第32-33页 |
5.3.2 有效执行风险管理制度 | 第33-34页 |
5.4 投资后的风险管理 | 第34-35页 |
5.5 投资业务管理流程 | 第35-39页 |
第六章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风险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与措施 | 第39-42页 |
6.1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风险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9-40页 |
6.2 凯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降低投资风险的措施 | 第40-4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