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8页 |
1.2.1 相关观点的历史回顾 | 第10-12页 |
1.2.2 研究范围 | 第12-18页 |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语料来源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时量成分和宾语的句法分布描写 | 第20-29页 |
2.1 肯定句中V+C+O结构 | 第20-23页 |
2.1.1 V+C+O结构中宾语的特点 | 第20-21页 |
2.1.2 V+C+O结构中动词的特点 | 第21-22页 |
2.1.3 V+C+O结构和“的”的分布 | 第22-23页 |
2.2 肯定句中V+O+C结构 | 第23-25页 |
2.2.1 V+O+C结构中宾语的特点 | 第23-24页 |
2.2.2 V+O+C结构中动词的特点 | 第24-25页 |
2.3 肯定句中V+C+O和V+O+C结构两可的情况 | 第25-26页 |
2.4 肯定句中时量成分作状语及其他 | 第26-27页 |
2.5 时量成分和宾语在否定句中的分布情况 | 第27-28页 |
2.5.1 时量成分作状语 | 第27页 |
2.5.2 时量成分作补语 | 第27-28页 |
2.6 “了”对时量成分和宾语位置关系的影响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时量成分和宾语的认知语义分析 | 第29-43页 |
3.1 述语动词的语义凸显对结构的影响 | 第29-40页 |
3.1.1 V+C+O结构中V和O的语义分析 | 第32-34页 |
3.1.2 V+O+C结构中V和O的语义分析 | 第34-37页 |
3.1.3 V+O+C和V+C+O结构两可情况下,V和O的语义分析 | 第37-40页 |
3.2 时量成分在否定句中的否定语义阐释 | 第40-43页 |
第四章 语用:时量成分和宾语语序生成的外部动因 | 第43-51页 |
4.1 时量成分和宾语语序的历时发展 | 第43-45页 |
4.2 信息焦点、指别性对时量成分和宾语语序的影响 | 第45-48页 |
4.3 韵律在时量补语和宾语语序中的作用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