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4-22页 |
2.1 IPv6 技术 | 第14-17页 |
2.1.1 IPv6 技术简介 | 第14页 |
2.1.2 IPv6 报头介绍 | 第14-15页 |
2.1.3 IPv6 地址表现形式 | 第15页 |
2.1.4 邻居发现协议 | 第15-16页 |
2.1.5 地址自动配置 | 第16-17页 |
2.2 IEEE802.15.4 协议介绍 | 第17-21页 |
2.2.1 IEEE802.15.4 标准概述 | 第17-18页 |
2.2.2 IEEE802.15.4 规范的 PHY 层 | 第18-19页 |
2.2.3 IEEE802.15.4 规范的 MAC 层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6LoWPAN 模型及适配层分析 | 第22-30页 |
3.1 6LoWPAN 模型介绍 | 第22-23页 |
3.2 6LoWPAN 适配层分析 | 第23-24页 |
3.3 适配层数据帧格式 | 第24-29页 |
3.3.1 mesh 路由帧格式 | 第25页 |
3.3.2 分片字段帧格式 | 第25-26页 |
3.3.3 IPv6 报头压缩帧格式 | 第26-28页 |
3.3.4 UDP 报头压缩格式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30-52页 |
4.1 系统设计方案 | 第30-32页 |
4.2 系统硬件实现 | 第32-36页 |
4.3 系统软件实现 | 第36-46页 |
4.3.1 Linux 网络体系中的重要数据结构 | 第36-39页 |
4.3.2 IEEE802.15.4 协议栈在 Linux 内核中的实现 | 第39-41页 |
4.3.3 6LoWPAN 适配层在 Linux 内核中的实现 | 第41-44页 |
4.3.4 socket API 在 Linux 内核中的实现 | 第44-46页 |
4.4 系统平台搭建 | 第46-51页 |
4.4.1 Linux 内核移植 | 第46-50页 |
4.4.2 制作 YAFFS 根文件系统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52-58页 |
5.1 内核移植测试 | 第52-54页 |
5.2 协议栈测试 | 第54-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