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7页 |
1.1 概述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6页 |
1.2.1 山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4-17页 |
1.2.3 多糖的提取研究 | 第17-22页 |
1.2.4 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 | 第22-24页 |
1.2.5 多糖的流变学特性 | 第24页 |
1.2.6 多糖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 | 第24-25页 |
1.2.7 山药多糖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6-27页 |
第2章 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 第27-48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7-28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7页 |
2.1.2 仪器 | 第27-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2.1 山药粗多糖含量测定与多糖得率的计算 | 第28-29页 |
2.2.2 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 | 第29-30页 |
2.2.3 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的响应面实验 | 第30页 |
2.2.4 超声波辅助内部沸腾法提取 | 第30-31页 |
2.2.5 超声波辅助内部沸腾法的响应面实验 | 第31-32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2页 |
2.3.2 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提取实验结果 | 第32-35页 |
2.3.3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第35-39页 |
2.3.4 超声波辅助内部沸腾法提取实验结果 | 第39-46页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山药粗多糖的流变学特性 | 第48-55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48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48页 |
3.1.2 仪器 | 第4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3.2.1 浓度对山药粗多糖黏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2 不同温度对山药粗多糖黏度的影响 | 第49页 |
3.2.3 不同pH对山药粗多糖黏度的影响 | 第49页 |
3.2.4 不同加热时间对山药粗多糖黏度的影响 | 第49页 |
3.2.5 耐盐性实验 | 第49页 |
3.2.6 抗降解性能 | 第49-50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3.3.1 山药粗多糖浓度与黏度的关系 | 第50页 |
3.3.2 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山药粗多糖与黏度的关系 | 第50-51页 |
3.3.3 不同pH对山药粗多糖黏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4 不同加热时间对山药粗多糖黏度的影响 | 第52页 |
3.3.5 盐浓度对山药粗多糖黏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6 山药粗多糖溶液的抗降解性能实验 | 第53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山药粗多糖体外抑制 α-淀粉酶活性研究 | 第55-62页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5-56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55页 |
4.1.2 仪器 | 第55-5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4.2.1 山药粗多糖的制备 | 第56页 |
4.2.2 山药粗多糖对 α-淀粉酶酶活力的抑制效果实验 | 第56-57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1页 |
4.3.1 山药粗多糖WE_1、IEE_1对 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第57-58页 |
4.3.2 山药粗多糖WE_2、IEE_2对 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第58-59页 |
4.3.3 山药粗多糖WE_3、IEE_3对 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第59-60页 |
4.3.4 山药粗多糖WE_1、WE_2、WE_3对 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第60页 |
4.3.5 山药粗多糖IEE_1、IEE_2、IEE_3对 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第60-61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山药粗多糖体外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作用研究 | 第62-75页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2-63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5.1.2 实验仪器 | 第62-63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3-66页 |
5.2.1 试剂配制 | 第63页 |
5.2.2 模拟胃液条件下山药粗多糖清除亚硝酸盐实验 | 第63-64页 |
5.2.3 模拟胃液条件下山药粗多糖阻断亚硝胺合成实验 | 第64-65页 |
5.2.4 非模拟胃液体系下山药粗多糖对亚硝酸盐清除能力的实验 | 第65-66页 |
5.2.5 非模拟胃液体系下山药粗多糖阻断亚硝胺合成能力的实验 | 第66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4页 |
5.3.1 模拟胃液条件下山药粗多糖清除亚硝酸盐的实验 | 第66-68页 |
5.3.2 模拟胃液条件下山药粗多糖阻断亚硝胺合成能力的实验 | 第68-70页 |
5.3.3 非模拟胃液条件下山药粗多糖清除亚硝酸盐能力的实验 | 第70-72页 |
5.3.4 非模拟胃液条件下山药粗多糖阻断亚硝胺合成能力的实验 | 第72-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山药多糖即食片的研制 | 第75-81页 |
6.1 材料与仪器 | 第75页 |
6.1.1 实验材料 | 第75页 |
6.1.2 仪器 | 第75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75-79页 |
6.2.1 主辅料的选择 | 第75-76页 |
6.2.2 山药多糖即食片的制备工艺 | 第76页 |
6.2.3 山药多糖即食片配方的初步筛选 | 第76-77页 |
6.2.4 山药多糖即食片的调味研究 | 第77-78页 |
6.2.5 感观鉴评 | 第78-7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79-80页 |
6.3.1 即食片配方的初步筛选结果 | 第79页 |
6.3.2 感官评价 | 第79-8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7.1 结论 | 第81-82页 |
7.2 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