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智能交通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交通仿真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3-14页 |
1.2.3 交通控制硬件在环仿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交通控制及交通流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2.1 交通控制基本理论 | 第16-19页 |
2.1.1 交通控制策略基本参数 | 第16-17页 |
2.1.2 交通控制策略评价指标 | 第17-18页 |
2.1.3 交通控制系统分类 | 第18-19页 |
2.2 交通流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2.2.1 跟驰模型 | 第20-23页 |
2.2.2 换道模型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面向交通控制硬件在环仿真的多传感器技术研究 | 第26-32页 |
3.1 交通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场景描述 | 第26-27页 |
3.2 面向交通控制硬件在环仿真的多传感器技术方案设计 | 第27-29页 |
3.2.1 基于RFID的车辆定位技术方案 | 第27-28页 |
3.2.2 基于环形线圈的车辆检测技术方案 | 第28-29页 |
3.2.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方案 | 第29页 |
3.3 基于多传感器的交通控制硬件在环仿真系统架构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2-42页 |
4.1 用户角色分析 | 第32-33页 |
4.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3-39页 |
4.2.1 数据采集需求 | 第33-34页 |
4.2.2 交通控制策略需求 | 第34-36页 |
4.2.3 信号匹配需求 | 第36-37页 |
4.2.4 仿真评价需求 | 第37-39页 |
4.2.5 数据库系统存储需求 | 第39页 |
4.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9-40页 |
4.3.1 性能要求 | 第39页 |
4.3.2 安全性要求 | 第39-40页 |
4.3.3 实时性要求 | 第40页 |
4.3.4 可维护性 | 第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系统的设计 | 第42-52页 |
5.1 系统设计 | 第42-46页 |
5.1.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42-43页 |
5.1.2 仿真控制软件设计 | 第43-44页 |
5.1.3 系统详细设计 | 第44-46页 |
5.2 数据库设计 | 第46-50页 |
5.2.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46页 |
5.2.2 数据库表设计 | 第46-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52-72页 |
6.1 系统实现环境 | 第52页 |
6.1.1 系统硬件实现环境 | 第52页 |
6.1.2 系统软件实现环境 | 第52页 |
6.2 系统实现 | 第52-62页 |
6.2.1 上位机通信原理 | 第52-56页 |
6.2.2 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 | 第56-58页 |
6.2.3 策略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58-60页 |
6.2.4 信号匹配模块的实现 | 第60-61页 |
6.2.5 仿真评价模块的实现 | 第61-62页 |
6.3 系统测试 | 第62-70页 |
6.3.1 仿真实验设计 | 第63-64页 |
6.3.2 仿真实验过程 | 第64-68页 |
6.3.3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