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车体与底架论文

基于损伤模型的高速列车中间车车体耐撞性仿真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被动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金属材料损伤理论及韧性断裂行为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7-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拉伸试验第20-32页
    2.1 前言第20-21页
    2.2 试验方案第21页
        2.2.1 标准拉伸试验第21页
        2.2.2 缺口拉伸试验第21页
    2.3 试验准备第21-26页
        2.3.1 实验设备第21-22页
        2.3.2 试验材料第22-23页
        2.3.3 样件设计第23-25页
        2.3.4 测试方法第25-26页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6-31页
        2.4.1 标准拉伸试验结果第26-28页
        2.4.2 缺口拉伸试验结果第28-29页
        2.4.3 缺口试样断口形貌观察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基于MMC损伤模型的铝合金材料本构关系第32-46页
    3.1 MMC损伤模型及参数描述第32-33页
    3.2 试样应力三轴度的有限元分析第33-39页
        3.2.1 试样有限元模型第34-35页
        3.2.2 仿真值与试验值对比第35-38页
        3.2.3 应力三轴度分析第38-39页
    3.3 铝合金材料MMC损伤模型的建立第39-44页
        3.3.1 参数拟合第39-40页
        3.3.2 模型校检第40-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4 车体有限元模型及碰撞场景建立第46-56页
    4.1 碰撞场景选择第46-47页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7-49页
        4.2.1 车体有限元模型第47-48页
        4.2.2 静载有限元分析第48-49页
    4.3 中间车车钩模型的建立第49-53页
        4.3.1 中间车车钩技术参数第50页
        4.3.2 中间车车钩有限元模型第50-51页
        4.3.3 中间车车钩仿真验证第51-53页
    4.4 碰撞场景建立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5 基于损伤模型的中间车车体耐撞性仿真分析第56-75页
    5.1 18km/h碰撞响应分析第56-62页
        5.1.1 整体响应过程第56-59页
        5.1.2 车钩吸能分析第59页
        5.1.3 乘员区加速度分析第59-60页
        5.1.4 垂向响应分析第60-62页
        5.1.5 横向响应分析第62页
    5.2 无失效模型碰撞响应分析第62-68页
        5.2.1 整体响应过程第62-66页
        5.2.2 成员区加速度分析第66-67页
        5.2.3 垂向响应分析第67-68页
        5.2.4 横向响应分析第68页
    5.3 材料损伤模型的影响分析第68-71页
    5.4 36km/h碰撞响应分析第71-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5-78页
    6.1 结论第75-76页
    6.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2-8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觉延伸的信号确认研究
下一篇:基于轴辐式网络的甩挂运输调度问题研究--以百世快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