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通信、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论文

基于视觉延伸的信号确认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问题提出第15-16页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6-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20页
2 司机信号确认机理第20-32页
    2.1 信号确认概述第20-21页
    2.2 既有的信号确认方式第21-28页
        2.2.1 地面信号确认第21-22页
        2.2.2 机车信号确认第22-25页
        2.2.3 LKJ显示装置及DMI显示信息确认第25-27页
        2.2.4 车机联控信息确认第27-28页
    2.3 可视化信号确认方式第28-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信号视觉延伸的系统设计第32-62页
    3.1 系统结构第32-37页
        3.1.1 总体结构第32-34页
        3.1.2 仿真结构第34-35页
        3.1.3 硬件结构第35-37页
    3.2 系统功能第37-50页
        3.2.1 车载功能第39-46页
        3.2.2 地面功能第46-47页
        3.2.3 无线通信功能第47-50页
    3.3 工作原理第50-58页
        3.3.1 设备交互原理第50-53页
        3.3.2 视觉延伸原理第53-57页
        3.3.3 信号项目提示原理第57-58页
    3.4 关键技术第58-61页
        3.4.1 基于屏幕分辨率自适应技术的C第58-59页
        3.4.2 基于双缓冲技术的界面流畅显示第59-60页
        3.4.3 基于ADO.NET技术的数据库访问第60-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4 基于视觉延伸的信号确认影响分析第62-76页
    4.1 人因方面第62-68页
        4.1.1 基于人因工程的信号确认准确性评估体系结构分析第62-63页
        4.1.2 基于人因工程的信号确认准确性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第63-67页
        4.1.3 信号确认方式的准确性评估等级第67-68页
    4.2 效率方面第68-71页
        4.2.1 停车折返作业故障分析第69-70页
        4.2.2 视觉延伸信号确认对停车折返作业的影响第70-71页
    4.3 安全方面第71-74页
        4.3.1 进路与行车许可不一致的安全事故分析第71-73页
        4.3.2 视觉延伸信号确认对进路与行车许可一致性判定的影响第73-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5 仿真验证第76-92页
    5.1 仿真环境第76-85页
        5.1.1 开发环境第76-77页
        5.1.2 仿真软件第77-85页
    5.2 仿真方案第85-88页
        5.2.1 车站选择第85-86页
        5.2.2 场景描述第86-88页
    5.3 验证结果第88-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92-94页
    6.1 总结第92-93页
    6.2 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图索引第98-100页
表索引第100-10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2-10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列车运行图与施工天窗一体化编制模型与算法
下一篇:基于损伤模型的高速列车中间车车体耐撞性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