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城市学龄期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社工介入对策研究--以济南市D社区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第12页
    三、研究意义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18页
    一、我国城市学龄期儿童心理问题表现的研究第14-15页
    二、关于城市学龄期儿童心理问题对策的探究第15-16页
    三、已有研究的总结和评价第16-18页
第三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说明第18-25页
    一、研究概念界定第18-20页
        (一) 学龄期儿童第18页
        (二) 心理健康第18-19页
        (三) 社会工作介入第19-20页
    二、研究方法的选取第20-21页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第21-22页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第22-23页
    五、研究理论支撑第23-25页
第四章 城市学龄期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第25-40页
    一、自卑感强,自尊心易受伤害第25-27页
    二、安全感低,不易与他人建立关系,缺乏共情心理第27-29页
    三、孤独感强烈,沉浸在自己世界中,不喜欢交流第29-31页
    四、社会适应性差,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差第31-33页
    五、依赖性强,缺乏自立能力和感恩精神第33-35页
    六、缺乏自信,沉默寡言第35-37页
    七、主观幸福感低,心理年龄高于生理年龄第37-39页
    八、学龄期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城市学龄期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40-45页
    一、宏观系统第40-42页
        (一) 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第40-41页
        (二) 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第41-42页
    二、中观系统第42-44页
        (一) 忽视对孩子的陪伴第42-43页
        (二) 不顾孩子特点,盲目制定学习目标第43-44页
    三、学龄期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社会工作干预的对策和建议第45-60页
    一、社会工作干预的目标第45-46页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路径第46-57页
        (一) 学校层面第46-51页
        (二) 家庭层面第51-55页
        (三) 个人层面第55-57页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第57-59页
        (一) 个案工作第57页
        (二) 小组工作第57-58页
        (三) 社会工作行政第58页
        (四) 社区工作第58-59页
    四、社会工作介入的对策小结第59-60页
第七章 结语第60-61页
    一、研究结论第60页
    二、研究反思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访谈大纲第64-66页
致谢第66-6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盲道上的社会排斥—障碍物及其城市空间分布研究
下一篇:再婚家庭矛盾个案介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