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制度环境、利益相关者权益维护与企业社会责任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页
        二、现实意义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思路第12-14页
        一、研究思路第12页
        二、研究框架第12-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页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4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4-27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14-17页
        一、企业社会责任第14-15页
        二、利益相关者第15-16页
        三、利益相关者权益第16-17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新制度主义理论第17-18页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8页
        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第18-19页
        四、契约理论第19-20页
        五、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第20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20-27页
        一、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第20-21页
        二、利益相关者权益与企业社会责任第21-25页
        三、制度环境、利益相关者权益与企业社会责任第25-26页
        四、文献评述第26-27页
第三章 研究假设第27-33页
    第一节 制度环境与企业综合社会责任第27-28页
    第二节 制度环境与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第28-33页
        一、法律环境与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第28-29页
        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与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第29-30页
        三、市场化程度与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第30-33页
第四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构建第33-38页
    第一节 社会责任指标选取的原则第33-34页
        一、全面性原则第33页
        二、代表性原则第33页
        三、指标可量化性原则第33-34页
        四、可操作性原则第34页
    第二节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社会责任指标的选取第34-38页
        一、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第34-35页
        二、企业对股东的责任第35页
        三、企业对员工的责任第35-36页
        四、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第36页
        五、企业对政府、社会以及消费者的责任第36-38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第38-66页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38页
    第二节 变量设计第38-47页
        一、被解释变量第38-43页
        二、解释变量第43-45页
        三、控制变量第45-47页
    第三节 模型构建第47-48页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48-61页
        一、描述性统计及分析第48-50页
        二、相关性分析第50-52页
        三、多元回归分析第52-61页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第61-66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66-68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6-67页
    第二节 相关建议第67页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研究--以上港集团为例
下一篇:放松管制下的出租车市场份额优化配置方案--以北京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