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研究--以上港集团为例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1-13页 |
一、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三节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3-15页 |
一、创新点 | 第13页 |
二、不足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一、员工持股与市场反应的研究 | 第15-16页 |
二、员工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第16-17页 |
三、员工持股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17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一、国企混改问题与路径 | 第17-18页 |
二、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 | 第18-19页 |
三、员工持股与激励效应 | 第19-21页 |
四、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 | 第21-22页 |
五、员工持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第一节 产权理论 | 第24页 |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激励理论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案例简介 | 第27-33页 |
第一节 案例选取原因 | 第27页 |
第二节 上港集团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动因分析 | 第28-29页 |
一、上港集团自身原因 | 第28页 |
二、港口行业原因 | 第28-29页 |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导向 | 第29页 |
第四节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流程 | 第29-30页 |
第五节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方案 | 第30-33页 |
第五章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分析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员工持股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分析 | 第33-36页 |
一、股份来源 | 第33页 |
二、持股价格 | 第33-34页 |
三、持股范围与规模 | 第34-35页 |
四、约束机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方案评价 | 第36-41页 |
一、上港集团员工持股方案可借鉴之处 | 第36-38页 |
二、上港集团员工持股方案不足之处 | 第38-41页 |
第六章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分析 | 第41-57页 |
第一节 员工持股对公司员工的影响 | 第41-43页 |
一、员工离职率分析 | 第41-42页 |
二、员工结构分析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员工持股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一、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分析 | 第43页 |
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员工持股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 第44-46页 |
一、盈利分析 | 第44-45页 |
二、成长分析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员工持股对成本费用的影响 | 第46-48页 |
一、费用分析 | 第46-47页 |
二、毛利率分析 | 第47-48页 |
第五节 员工持股对公司风险控制的影响 | 第48-50页 |
一、经营风险分析 | 第48-49页 |
二、财务风险分析 | 第49-50页 |
第六节 员工持股对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 | 第50-52页 |
第七节 员工持股对市场表现的影响 | 第52-56页 |
一、市场占有率分析 | 第52-54页 |
二、资本市场表现分析 | 第54-56页 |
第八节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总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建议 | 第57-61页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第57-58页 |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57页 |
二、制定员工持股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57-58页 |
三、建立对员工持股的监督机制 | 第58页 |
第二节 公司层面 | 第58-61页 |
一、选择合适的时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 第58页 |
二、设立专门机构对员工持股进行管理 | 第58-59页 |
三、加强对员工持股退出机制的管理 | 第59页 |
四、妥善处理员工持股分红问题 | 第59-60页 |
五、科学安排员工持股参与的比例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