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油茶果采摘机器人机械臂最优轨迹规划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林果采摘设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9-10页
    1.3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前景第10-11页
    1.4 国内外机器人轨迹规划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第15-17页
2 油茶果采摘机器人机械臂运动学方程的建立第17-35页
    2.1 机器人位姿描述第17页
    2.2 刚体位姿描述第17-19页
        2.2.1 位置描述第17-18页
        2.2.2 姿态描述第18-19页
        2.2.3 位姿的描述第19页
    2.3 末端执行器位姿第19-20页
    2.4 坐标变换第20-22页
        2.4.1 平移变换第20页
        2.4.2 旋转变换第20-21页
        2.4.3 复合变换第21-22页
    2.5 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建立第22-27页
        2.5.1 连杆参数和连杆坐标系第23-25页
        2.5.2 连杆变换第25-26页
        2.5.3 运动学方程第26-27页
    2.6 油茶果采摘机器人机械臂的D-H描述和运动学方程的建立第27-35页
        2.6.1 油茶果采摘机器人机械结构介绍第27页
        2.6.2 机械臂的D-H描述及正运动分析第27-32页
        2.6.3 机械臂的逆运动学分析第32-35页
3 轨迹规划方法研究第35-47页
    3.1 轨迹规划概述第35-36页
    3.2 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第36-37页
        3.2.1 关节空间规划方法第36-37页
        3.2.2 笛卡尔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规划方法第37页
    3.3 关节空间的规划方法第37-46页
        3.3.1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第38-41页
        3.3.2 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第41-42页
        3.3.3 多项式高次低代轨迹规划第42-46页
    3.4 笛卡尔空间中的规划方法第46-47页
4 油茶果采摘机器人机械臂的轨迹规划第47-78页
    4.1 MATLAB简介第47页
    4.2 关节变量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第47-69页
        4.2.1 初始位姿第47-48页
        4.2.2 终止位姿第48-50页
        4.2.3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第50-56页
        4.2.4 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第56-62页
        4.2.5 4-3-4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第62-69页
    4.3 基于Pro/E油茶果采摘机器人运动仿真第69-76页
        4.3.1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运动仿真第69-72页
        4.3.2 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运动仿真第72-74页
        4.3.3 4-3-4多项式轨迹规划运动仿真第74-76页
    4.4 数据结果分析第76-78页
5 油茶果采摘机器人最优轨迹规划的实现第78-86页
    5.1 VC++6.0简介第78页
    5.2 泰道PMAC控制器第78-79页
    5.3 油茶果采摘机器人各关节介绍第79-80页
    5.4 基于VC++6.0、PMAC、MATLAB油茶果采摘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第80-86页
        5.4.1 创建客服端程序第80-82页
        5.4.2 基于VC++6.0与MATLAB6.5混合编程第82-83页
        5.4.3 基于PMAC运动控制卡运动编程第83页
        5.4.4 油茶果采摘机器轨迹规划的实现第83-8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86-87页
    6.1 总结第86页
    6.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蛇形机器人姿态估计
下一篇:喷丝板微孔清理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