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1.4.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1.2.1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2.2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1.2.3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1 内部资本市场(ICM)存在性研究 | 第15页 |
2.2 内部资本市场(ICM)降低外部融资约束的研究 | 第15-16页 |
2.3 内部资本市场(ICM)对资金配置效率影响的研究 | 第16-18页 |
2.3.1 内部资本市场(ICM)在资金配置效率中的正向作用 | 第16-17页 |
2.3.2 内部资本市场(ICM)对资金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 | 第17-18页 |
2.4 内部资本市场(ICM)对投资效率影响的研究 | 第18页 |
2.5 内部资本市场(ICM)中集团财务公司的作用研究 | 第18-19页 |
2.6 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3 理论分析 | 第20-24页 |
3.1 内部资本市场(ICM)的融资优势机理分析 | 第20页 |
3.1.1 内部资本市场(ICM)能降低资金成本,缓解外部融资约束 | 第20页 |
3.1.2 内部资本市场(ICM)能优化资金配置 | 第20页 |
3.2 内部资本市场(ICM)融资后果机理分析 | 第20-21页 |
3.2.1 内部资本市场(ICM)的充足现金会增加过度投资的可能 | 第20-21页 |
3.2.2 内部资本市场(ICM)可能“异化”为财富转移的通道 | 第21页 |
3.3 集团财务公司网络治理 | 第21-24页 |
3.3.1 网络治理理论 | 第21-22页 |
3.3.2 集团财务公司网络治理机理 | 第22-24页 |
4 案例分析 | 第24-44页 |
4.1 万向集团及成员公司介绍 | 第24-32页 |
4.1.1 万向钱潮 | 第25-26页 |
4.1.2 承德露露 | 第26-28页 |
4.1.3 万向德农 | 第28-30页 |
4.1.4 顺发恒业 | 第30-31页 |
4.1.5 万向财务 | 第31-32页 |
4.2“万向系”内部资本市场(ICM)的存在性 | 第32-33页 |
4.3“万向系”内部资本市场(ICM)的有效性 | 第33-38页 |
4.3.1 万向集团内部资本市场(ICM)与融资成本 | 第33-36页 |
4.3.2“万向系”内部资本市场(ICM)与资金配置效率 | 第36-38页 |
4.4 财务公司在集团网络中的治理作用 | 第38-44页 |
4.4.1 万向财务在集团内部资金网络中的网络位置 | 第38-40页 |
4.4.2 万向财务相助集团扩展 | 第40-41页 |
4.4.3 集团财务公司对万向钱潮债务成本的影响 | 第41页 |
4.4.4 网络位置对资金流向的影响 | 第41-44页 |
5 结论与局限性 | 第44-4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5.2 本文的局限性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