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框架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图表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4-24页 |
| 2.1 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 2.1.1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 第14页 |
| 2.1.2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 2.2.1 TPACK与教师专业发展 | 第17-20页 |
| 2.2.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 2.2.4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 2.2.5 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云南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 第24-36页 |
| 3.1 调查研究背景 | 第24页 |
| 3.2 调查研究设计 | 第24-25页 |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36页 |
| 3.3.1 调查样本分析 | 第25-26页 |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34页 |
| 3.3.3 调查研究发现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基于TPACK的教师培训方案设计 | 第36-46页 |
| 4.1 设计思路 | 第36页 |
| 4.2 培训目标设计 | 第36-37页 |
| 4.3 培训内容设计 | 第37-41页 |
| 4.4 培训模式设计 | 第41-44页 |
| 4.4.1 模式设计的依据 | 第41-42页 |
| 4.4.2 培训模式设计 | 第42-44页 |
| 4.5 培训评价设计 | 第44-46页 |
| 4.5.1 档案袋评价 | 第44-45页 |
| 4.5.2 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云南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施 | 第46-53页 |
| 5.1 实施背景 | 第46-47页 |
| 5.2 模块内容设计 | 第47-49页 |
| 5.2.1 培训内容说明 | 第47页 |
| 5.2.2 培训目标及培训方法 | 第47-48页 |
| 5.2.3 培训实施方案 | 第48-49页 |
| 5.3 培训环境与资源构建 | 第49-53页 |
| 5.3.1 多媒体课件资源创建 | 第50页 |
| 5.3.2 微信、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的创建 | 第50-52页 |
| 5.3.3 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 6.1.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 6.1.2 研究创新 | 第54页 |
| 6.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第54-56页 |
| 6.2.1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4-55页 |
| 6.2.2 研究的展望 | 第55-56页 |
| 附录 | 第56-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