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专业发展视野下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前言第9-29页
 一、研究缘起第9-10页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23页
 四、研究的理论支撑第23-25页
 五、概念界定第25-27页
 六、研究问题与方法第27-29页
第一章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的编制第29-50页
 一、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编制前的预备研究第29-32页
  (一)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编制前的思考第29-30页
  (二)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编制的过程第30-32页
 二、问卷一稿的试测及分析第32-37页
  (一) 被试第32页
  (二) 研究工具第32页
  (三) 研究程序第32页
  (四) 结果分析第32-37页
 三、问卷二稿的试测及分析第37-41页
  (一) 被试第37页
  (二) 研究工具第37页
  (三) 研究程序第37页
  (四) 结果分析第37-41页
 四、问卷三稿的试测及分析第41-45页
  (一) 被试第41页
  (二) 研究工具第41-42页
  (三) 研究程序第42页
  (四) 结果分析第42-45页
 五、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45-50页
  (一)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45-46页
  (二) 问卷的效度分析第46-50页
第二章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基本特征第50-85页
 一、被研究者的基本情况第50-52页
 二、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总体状况第52页
 三、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在单个变量上的差异比较第52-75页
  (一) 教龄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比较第52-59页
  (二) 年龄班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比较第59-63页
  (三) 职称变量上幼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差异比较第63-67页
  (四) 学历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比较第67-69页
  (五) 入职前择业意向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比较第69-70页
  (六) 园所等级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比较第70-75页
 四、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在各变量上的交互作用差异比较第75-85页
  (一) 各变量交互作用对幼儿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第75-77页
  (二) 各变量交互作用对幼儿教师促进发展效能感的影响第77-79页
  (三) 各变量交互作用对幼儿教师课堂管理效能感的影响第79-80页
  (四) 各变量交互作用对幼儿教师活动设计效能感的影响第80-83页
  (五) 各变量交互作用对幼儿教师幼儿参与效能感的影响第83-85页
第三章 专业发展视角下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第85-98页
 一、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在单个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85-91页
  (一)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教龄差异分析第85-87页
  (二)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年龄班差异分析第87-88页
  (三)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职称差异分析第88-89页
  (四)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学历差异分析第89-90页
  (五)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择业意向差异分析第90-91页
  (六)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园所等级差异分析第91页
 二、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在各自变量上的交互作用差异分析第91-92页
  (一) 教龄和学历交互作用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分析第91-92页
  (二) 学历和园所等级交互作用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分析第92页
 三、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第92-98页
  (一) 建立新型培养模式,优化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第93页
  (二) 完善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第93-94页
  (三) 将幼儿教师的"学历"教育和"学力"教育相结合第94-95页
  (四)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认同第95-96页
  (五)搭建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幼儿园交流、合作的平台第96页
  (六)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第96-97页
  (七) 以人为本,为不同教师发展的需要创造条件第97-98页
第四章 研究者的反思第98-99页
 一、样本取样的局限性有待改进第98页
 二、问卷的结构需要进一步验证第98页
 三、变量设计的价值需要进一步确定第98页
 四、对幼儿教师的访谈不够充分第98-99页
附录第99-102页
 附录一:开放式问卷第99-100页
 附录二: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问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中文文献第102-105页
 外文文献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用档案袋法评价小班幼儿绘画的行动研究
下一篇:中班幼儿泥工活动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