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现代教学改革的潮流趋势 | 第9页 |
·课堂教学的现实挑战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 | 第10-11页 |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 | 第11-13页 |
·已有研究的总结反思 | 第13页 |
·研究设计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理答行为 | 第15-16页 |
·小学数学教师 | 第16-17页 |
第2章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 第17-27页 |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分类 | 第17-23页 |
·积极理答 | 第17-23页 |
·消极理答 | 第23页 |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现状 | 第23-27页 |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一般特点 | 第23-24页 |
·问题类型不同,理答方式不同 | 第24-25页 |
·教师素质不同,理答方式不同 | 第25-26页 |
·学生年龄不同,理答方式不同 | 第26-27页 |
第3章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有效性的观察与分析 | 第27-40页 |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与学生反应的相关性 | 第27-29页 |
·小学数学教师低效理答行为的表现 | 第29-32页 |
·机械单调 | 第29-30页 |
·冷漠权威 | 第30-31页 |
·简单模糊 | 第31页 |
·曲意奉承 | 第31-32页 |
·小学数学教师有效理答行为的表现 | 第32-35页 |
·积极鼓励 尊重个性 | 第32-33页 |
·改变问题 化难为易 | 第33-34页 |
·将错就错 顺势延伸 | 第34页 |
·理而不答 引发思考 | 第34-35页 |
·引发学生积极反应的教师特征 | 第35-38页 |
·女教师的理答方式易于促使学生积极反应 | 第35页 |
·青年教师的理答方式易于促使学生积极反应 | 第35-36页 |
·低职称教师的理答方式易于促使学生积极反应 | 第36页 |
·任教低段的教师的理答方式易于促使学生积极反应 | 第36-37页 |
·高层次问题的理答方式易于促使学生积极反应 | 第37-38页 |
·影响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有效性的因素 | 第38-40页 |
·教师的情感因素 | 第38页 |
·学生的学习任务 | 第38-39页 |
·问题的类型 | 第39-40页 |
第4章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建议 | 第40-48页 |
·熟谙理答之原则 | 第40-44页 |
·尊重性原则 | 第40-41页 |
·情感性原则 | 第41页 |
·鼓励性原则 | 第41-42页 |
·客观性原则 | 第42-43页 |
·针对性原则 | 第43页 |
·发展性原则 | 第43-44页 |
·活用理答之策略 | 第44-48页 |
·树立意识 | 第44页 |
·充分预设 | 第44-45页 |
·善于倾听 | 第45-46页 |
·耐心等待 | 第46页 |
·多样评价 | 第46-48页 |
第5章 结论与思考 | 第48-50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48-49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9页 |
·研究的反思 | 第49-50页 |
附录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课堂观察表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