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行政视角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行研究--以成都市A机构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4-16页 |
1.3.1 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1.3.2 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成都市A机构的运行现状 | 第18-24页 |
2.1 成都市A机构概况 | 第18-19页 |
2.1.1 成立背景 | 第18页 |
2.1.2 服务领域 | 第18页 |
2.1.3 机构管理制度 | 第18页 |
2.1.4 其他制度 | 第18-19页 |
2.2 机构组织设置 | 第19-22页 |
2.2.1 组织架构 | 第19页 |
2.2.2 部门设置与工作内容 | 第19-22页 |
2.3 A机构人员现状 | 第22-24页 |
2.3.1 工作人员构成及责任 | 第22页 |
2.3.2 培训、督导现状 | 第22-23页 |
2.3.3 绩效考核情况 | 第23页 |
2.3.4 薪资福利情况 | 第23-24页 |
3 A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24-31页 |
3.1 A机构社会工作行政中组织方面的问题 | 第24-25页 |
3.1.1 管理层缺乏社会工作行政知识 | 第24页 |
3.1.2 项目人员缺乏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管理经验 | 第24-25页 |
3.1.3 组织架构存在缺陷 | 第25页 |
3.2 A机构社会工作行政中项目运作的问题 | 第25-27页 |
3.2.1 与服务购买方沟通不畅 | 第25-26页 |
3.2.2 自身指标与服务购买方制度、指标不协调 | 第26页 |
3.2.3 服务内容与方法欠妥 | 第26-27页 |
3.2.4 项目评估方式单一 | 第27页 |
3.2.5 项目资金周转周期长 | 第27页 |
3.3 A机构社会行政中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 第27-31页 |
3.3.1 机构督导不足 | 第27-28页 |
3.3.2 专业人员不足 | 第28页 |
3.3.3 人员管理体系欠缺 | 第28-29页 |
3.3.4 工作人员培训体系不健全 | 第29页 |
3.3.5 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 第29-31页 |
4 社会工作行政视角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行的建议 | 第31-39页 |
4.1 健全完善机构组织体系 | 第31-33页 |
4.1.1 改善管理方式,加强专业取向 | 第31-32页 |
4.1.2 改革组织结构 | 第32页 |
4.1.3 合理安排行政岗位 | 第32页 |
4.1.4 增强对管理人员培训 | 第32-33页 |
4.2 改善项目运作 | 第33-35页 |
4.2.1 改善与服务购买方的关系模式 | 第33页 |
4.2.2 完善项目评估方式 | 第33-34页 |
4.2.3 改善服务购买方对机构的限制 | 第34页 |
4.2.4 完善项目评估标准与监督体制 | 第34-35页 |
4.2.5 合理分配项目资金,适当连接资源 | 第35页 |
4.3 提升员工专业能力,满足各层次需要 | 第35-39页 |
4.3.1 建立完整的社会工作者培训体系 | 第35-36页 |
4.3.2 增加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引进 | 第36-37页 |
4.3.3 增强社会工作者的督导 | 第37页 |
4.3.4 完善人员管理体系 | 第37-38页 |
4.3.5 合理配置岗位 | 第38-39页 |
5 结论 | 第39-40页 |
总结反思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