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辅助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 1.5.2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 1.5.3 实验案例研究法 | 第12-13页 |
| 1.5.4 访谈法 | 第13-14页 |
| 2 教学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 2.1 物理学科特点 | 第14页 |
| 2.2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 | 第14-15页 |
| 2.3 导学案的特征 | 第15页 |
| 2.4 微课程的概述 | 第15页 |
| 2.5 教学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 2.5.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第15-16页 |
| 2.5.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6页 |
| 2.5.3 特朗普制 | 第16-17页 |
| 3 高中物理微课辅助教学设计与实现 | 第17-27页 |
| 3.1 高中物理微课辅助教学设计 | 第17-23页 |
| 3.1.1 教学设计理论概述 | 第17页 |
| 3.1.2 教学设计构建 | 第17-18页 |
| 3.1.3 导学案设计 | 第18-20页 |
| 3.1.4 微课教学设计 | 第20-21页 |
| 3.1.5 辅助策略 | 第21-22页 |
| 3.1.6 物理教学评价 | 第22-23页 |
| 3.2 微课程的实现条件 | 第23-27页 |
| 3.2.1 微课开发流程 | 第23页 |
| 3.2.2 微课制作方式 | 第23-27页 |
| 4 高中物理微课辅助教学案例与效果评价 | 第27-45页 |
| 4.1 微课辅助教学案例研究 | 第27-40页 |
| 4.1.1 物理概念教学案例研究 | 第27-32页 |
| 4.1.2 物理规律教学案例研究 | 第32-36页 |
| 4.1.3 物理练习教学案例研究 | 第36-40页 |
| 4.2 微课辅助教学实践效果评价 | 第40-45页 |
| 4.2.1 教学结果与调查分析 | 第40-44页 |
| 4.2.2 结论 | 第44-45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 5.1 总结 | 第45页 |
| 5.1.1 研究成果 | 第45页 |
| 5.1.2 存在不足 | 第45页 |
| 5.2 对微课教学发展的思考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