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一、知识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 第8页 |
二、有效的评价体系对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的规范作用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9页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12-20页 |
第一节 虚拟学习社区的相关概念 | 第12-15页 |
一、虚拟社区的概念阐述 | 第12页 |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阐述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知识共享的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第三节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构成要素及成员角色 | 第16-20页 |
一、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二、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成员角色分析 | 第17-20页 |
第三章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有效性分析 | 第20-30页 |
第一节 知识共享的内涵及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一、知识共享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知识共享的过程分析 | 第21-24页 |
第二节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30页 |
一、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二、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相关模型概述 | 第25-26页 |
三、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 第26-30页 |
第四章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评价体系建构 | 第30-43页 |
第一节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内涵及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1-37页 |
一、几种常见的有效性评价方法介绍 | 第31-32页 |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2-37页 |
第三节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 | 第37-43页 |
一、评价指标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 第37-38页 |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8-40页 |
三、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40-43页 |
第五章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评价实证分析 | 第43-50页 |
第一节 《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简介 | 第43-46页 |
一、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科学与技术》简介 | 第43-44页 |
二、《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社区的功能介绍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实证分析 | 第46-50页 |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述 | 第46-47页 |
二、在《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中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应用 | 第47-50页 |
第六章 展望与不足 | 第50-5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成果 | 第50页 |
第二节 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3页 |
附录A 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评价指标选择专家调查表 | 第55-58页 |
附录B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专家打分表 | 第58-62页 |
附录C 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评价调查问卷 | 第62-63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