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立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中文文摘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第12-13页
        1.1.1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主体”评价制度的要求和目前高考制度开始改革的需要第12页
        1.1.2“导学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转变教学关系的课改范式需引起教育研究者的重视第12-13页
        1.1.3 现今“导学案教学模式”有效性依然值得探讨第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第15-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页
        1.3.2 研究过程第15-18页
第2章 课题相关文献综述第18-22页
    2.1 国内导学案教学评价的研究状况第18-19页
        2.1.1 导学案教学评价多以经验性评价为主第18页
        2.1.2 导学案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多于“教学评价”第18-19页
        2.1.3 导学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证研究不足第19页
        2.1.4 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学生主体”教学评价研究第19页
    2.2 国外研究状况第19-22页
        2.2.1 对教学评价的研究相对成熟第19-20页
        2.2.2 与导学案教学教学相似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早已存在第20-22页
第3章 课题相关概念的辨析第22-31页
    3.1 经典导学案(Guided Learning Plan)教学含义第22-23页
    3.2 本课题研究的导学案教学第23-29页
        3.2.1 对比经典:杜郎口中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介绍第23页
        3.2.2 本课题研究的导学案教学介绍第23-29页
    3.3 课堂教学有效性(Efficient Teaching)含义第29页
    3.4 教学评价(Course Evaluation)含义第29-31页
第4章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的理论研究第31-36页
    4.1 本课题研究教学评价理论基础第31-33页
        4.1.1 CIPP评价模式第31-32页
        4.1.2 教学行为链(Instruction Behavior Chain IBC)第32-33页
    4.2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的基本假设第33页
    4.3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的指导思想第33-34页
    4.4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的基本原则第34页
    4.5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功能范围和使用策略第34-36页
第5章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的实证研究第36-69页
    5.1 对相关文献中“有效”教学评价的初步筛选和统计第36-40页
    5.2 文献中的教学评价指标转化为课堂观察点第40-43页
    5.3 课堂观察点具体化、可测化第43-44页
    5.4 基于课堂观察验证观察指标的可行性研究第44-52页
        5.4.1 课堂观察笔记的设计和观察要求第44页
        5.4.2 课堂观察实录及其观察点的筛选分析操作案例第44-48页
        5.4.3 观察指标转化为导学案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研究第48-52页
    5.5 设计和发放导学案教学评价教师意见问卷第52页
    5.6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第52-69页
        5.6.1 二级指标统计与分析第53-62页
        5.6.2 三级指标(操作性指标)统计与分析第62-66页
        5.6.3 三级指标权重赋值第66-68页
        5.6.4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设计第68-69页
第6章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信度与效度分析第69-75页
    6.1 信度分析第69-72页
        6.1.1 同质性信度分析第70页
        6.1.2 复本信度分析第70-71页
        6.1.3 重测信度分析第71-72页
    6.2 效度分析第72-75页
        6.2.1 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分析第72页
        6.2.2 准则(效标)关联效度分析第72-75页
第7章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使用步骤以及使用案例分析第75-80页
    7.1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使用步骤第75-76页
    7.2 中学化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使用案例第76-80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3页
    8.1 本课题的研究结论第80页
    8.2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第80-81页
    8.3 本课题的未来设想第81-83页
文献参考第83-89页
附录第89-107页
致谢第107-10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筛查及CRYAB基因突变诱导HLE细胞凋亡研究
下一篇:修辞知识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