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传灯录》副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景德传灯录》概况 | 第9-11页 |
一、《景德传灯录》的内容 | 第9页 |
二、《景德传灯录》的版本 | 第9-10页 |
三、《景德传灯录》的价值 | 第10页 |
四、《景德传灯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副词的定义及分类 | 第11-14页 |
一、副词的定义 | 第11-13页 |
二、副词的分类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景德传灯录》副词分类描写 | 第15-55页 |
第一节 范围副词 | 第15-21页 |
一、总括副词 | 第15-18页 |
二、限定副词 | 第18-20页 |
三、类同副词 | 第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时间副词 | 第21-31页 |
一、表示过去、已然 | 第21-22页 |
二、表示现在、正进行 | 第22-23页 |
三、表示将来、未然 | 第23页 |
四、表示短暂、突发 | 第23-25页 |
五、表示持续 | 第25-27页 |
六、表渐渐、逐渐 | 第27页 |
七、表初始、时间先 | 第27-29页 |
八、表最终、时间后 | 第29页 |
九、表暂且 | 第29页 |
十、表不定时 | 第29-30页 |
十一、表频率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程度副词 | 第31-35页 |
一、表强度 | 第31-33页 |
二、表弱度 | 第33-34页 |
三、表比较度 | 第34页 |
四、表几近度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页 |
第四节 语气副词 | 第35-40页 |
一、表确认、肯定、强调 | 第35-37页 |
二、表推断 | 第37-38页 |
三、表疑问、反诘 | 第38-39页 |
四、表谦敬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页 |
第五节 否定副词 | 第40-43页 |
一、表示叙述的否定 | 第40-41页 |
二、对已然的否定 | 第41-42页 |
三、表示禁止的否定 | 第42页 |
四、表假设的否定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节 关联副词 | 第43-46页 |
一、表顺承 | 第43-44页 |
二、表转折 | 第44-45页 |
三、表让步 | 第45页 |
四、表条件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七节 情状副词 | 第46-55页 |
一、表重复 | 第46-47页 |
二、表亲躬 | 第47-48页 |
三、表互相、一起 | 第48-49页 |
四、表各自 | 第49页 |
五、表尽力、极力 | 第49-50页 |
六、表特意、无意 | 第50页 |
七、表徒然 | 第50-51页 |
八、表暗自 | 第51页 |
九、表假装 | 第51-52页 |
十、表竞争 | 第52页 |
十一、表直接 | 第52页 |
十二、表急缓 | 第52页 |
十三、表其他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景德传灯录》副词特点 | 第55-61页 |
第一节 《景德传灯录》副词概况 | 第55-59页 |
一、副词归类 | 第55-56页 |
二、副词出处 | 第56-59页 |
第二节 双音节副词 | 第59-60页 |
一、双音节副词的产生 | 第59页 |
二、《景德传灯录》中的双音节副词 | 第59-60页 |
三、《景德传灯录》中双音节词特点 | 第60页 |
第三节 《景德传灯录》中副词的语义指向 | 第60-61页 |
附表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