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初中作文教学实践探索--以学士中学148班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适应时代的网络作文教学 | 第14-26页 |
第一节 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现状 | 第14-19页 |
第二节 实施网络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二、愉快教育理念 | 第20页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第20-21页 |
四、动力学教育观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网络作文教学的优势 | 第22-26页 |
一、唤醒内在写作动机 | 第22页 |
二、丰富写作素材资源 | 第22-23页 |
三、优化写作动态过程 | 第23页 |
四、实现作文修改便捷 | 第23-24页 |
五、提高作文讲评效率 | 第24页 |
六、便于作品成果展示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网络运用于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 第26-38页 |
第一节 写作前期准备:制度规范有效建设 | 第26-27页 |
一、创设班群 | 第26页 |
二、规范制度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写作过程动态:课内课外双管齐下 | 第27-35页 |
一、课堂作文教学 | 第27-28页 |
二、课外学生练笔 | 第28-35页 |
第三节 写作成果展示:网站发表及时跟进 | 第35-38页 |
一、发表规则 | 第35-36页 |
二、优秀习作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网络作文教学出现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 第38-43页 |
第一节 问题思考 | 第38-40页 |
一、大量不雅之词、网络用语的出现 | 第38-39页 |
二、“拿来”之风严重 | 第39页 |
三、汉语书写表达锻炼不充分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应对策略 | 第40-43页 |
一、倡导使用规范的网络语言 | 第40-41页 |
二、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 | 第41-42页 |
三、扬长避短,各取所需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初中生作文写作情况调查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