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评课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章 中学教师评课方法建立的背景 | 第12-15页 |
第一节 传统评课方法的弊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中学教师评课方法建立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中学教师评课方法建立的原则及内容 | 第15-34页 |
第一节 中学教师评课方法建立的原则 | 第15-17页 |
第二节 中学教师评课方法建立的内容 | 第17-34页 |
一、树立正确的评课理念 | 第17-18页 |
二、订立科学的评课标准 | 第18-24页 |
三、确立灵活的评课策略 | 第24-26页 |
四、设立全面的评课内容 | 第26-29页 |
五、建立适宜的评课程序 | 第29-32页 |
六、走向高超的评课艺术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中学教师评课方法建立的途径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制定完备的评课制度 | 第34-36页 |
一、领导干部评课汇报制度 | 第34页 |
二、追踪评课制度 | 第34-35页 |
三、示范评课制度 | 第35-36页 |
四、学科同步研讨评课制度 | 第36页 |
五、外出学习汇报评课制度 | 第36页 |
第二节 建立教师评课共同体 | 第36-41页 |
一、有可分解的任务 | 第37页 |
二、有共享的规则 | 第37-40页 |
三、有互惠的效益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中学教师评课方法建立的意义 | 第41-42页 |
一、评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有效方法 | 第41页 |
二、评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核心手段 | 第41页 |
三、评课是改进教学方法的必要途径 | 第41页 |
四、评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