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 第9页 |
1.1.2 科学教育现状的需要 | 第9页 |
1.1.3 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HPS教育及理论依据 | 第11-14页 |
1.3.1 HPS教育 | 第11-12页 |
1.3.2 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 | 第12-13页 |
1.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3页 |
1.3.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1.4 HPS教育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2.1 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2.2.3 归纳分析法 | 第17页 |
2.2.4 案例研究法 | 第17-18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三章 HPS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9-26页 |
3.1 调查目的、方法 | 第19页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9-21页 |
3.3 调查问卷实施 | 第21页 |
3.4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1-26页 |
3.4.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21-22页 |
3.4.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2-26页 |
第四章 HPS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 | 第26-41页 |
4.1 基本指导思想 | 第26-28页 |
4.1.1 以调动学生主体性为中心 | 第26页 |
4.1.2 以HPS教育相关内容为载体 | 第26-27页 |
4.1.3 以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为基本目标 | 第27页 |
4.1.4 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手段为过程 | 第27-28页 |
4.2 HPS教学模式 | 第28-33页 |
4.2.1 融合模式 | 第28-31页 |
4.2.2 补充模式 | 第31-32页 |
4.2.3 对话交流模式 | 第32-33页 |
4.3 高中地理HPS教学案例设计 | 第33-41页 |
4.3.1 教学案例设计一 | 第33-37页 |
4.3.2 教学案例设计二 | 第37-41页 |
第五章 困难与建议 | 第41-43页 |
5.1 困难 | 第41页 |
5.2 建议 | 第41-43页 |
5.2.1 加强教师理论学习,转变地理教师教学观念 | 第41-42页 |
5.2.2 提高教师科学素养,拓宽HPS教学资源来源渠道 | 第42页 |
5.2.3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