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遥感论文

偏振成像及云偏振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7页
        1.2.1 偏振探测仪器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2 地物偏振反射特性研究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3 云与气溶胶研究发展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偏振理论与矢量辐射传输模型第19-24页
    2.1 偏振的描述第19-20页
    2.2 矢量辐射传输方程及其数值解第20-21页
    2.3 矢量辐射传输模型第21-24页
        2.3.1 6SV矢量辐射传输模型第21-22页
        2.3.2 RT3矢量辐射传输模型第22-23页
        2.3.3 VLIDORT矢量辐射传输模型第23-24页
第三章 偏振图像模拟与结果验证第24-37页
    3.1 偏振成像模型建立第24-27页
    3.2 研究区域概况第27页
    3.3 地表反射信号模拟第27-30页
    3.4 气溶胶粒子应用模式第30-32页
    3.5 成像结果与验证第32-37页
        3.5.1 成像结果第32-33页
        3.5.2 与6SV模型对比验证第33-34页
        3.5.3 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第34-37页
第四章 复杂大气条件下的数据模拟第37-65页
    4.1 灰霾条件下偏振图像成像第37-41页
    4.2 灰霾气溶胶粒子的偏振特性研究第41-45页
        4.2.1 地表反射敏感性分析第41页
        4.2.2 偏振辐射对复折射指数敏感性分析第41-43页
        4.2.3 光学厚度敏感性分析第43-44页
        4.2.4 气溶胶类型敏感性分析第44-45页
    4.3 云谱分布模式第45-48页
        4.3.1 水云谱分布模式第45-46页
        4.3.2 冰云谱分布模式第46-48页
    4.4 云粒子散射特性计算第48-52页
        4.4.1 水云粒子散射特性第49页
        4.4.2 冰云粒子散射特性第49-52页
    4.5 云覆盖条件下的辐射模拟与验证第52-56页
        4.5.1 卷云辐射模拟第52-53页
        4.5.2 水云偏振辐射模拟第53-56页
    4.6 陆地上空污染积云识别方法第56-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5.1 工作总结第65-66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获奖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PS教育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探讨
下一篇:近20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土壤侵蚀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