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knowledgements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任务描述 | 第12-14页 |
1.1 任务来源 | 第12页 |
1.2 委托方要求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科技翻译的标准 | 第14-15页 |
2.2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 第15-16页 |
2.3 功能对等理论对于科技翻译的指导意义 | 第16-18页 |
3. 任务过程 | 第18-23页 |
3.1 译前准备 | 第18-21页 |
3.1.1 对文本的理解 | 第18-19页 |
3.1.2 辅助工具准备 | 第19页 |
3.1.3 术语表的统一 | 第19-20页 |
3.1.4 平行文本的选择 | 第20-21页 |
3.2 翻译过程 | 第21页 |
3.2.1 翻译标准及分工 | 第21页 |
3.2.2 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 | 第21页 |
3.3. 译后工作 | 第21-23页 |
3.3.1 组员之间相互审校 | 第22页 |
3.3.2 项目主管老师审校 | 第22页 |
3.3.3 原书作者审校 | 第22-23页 |
4. 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造船史》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 第23-37页 |
4.1 词汇层面的对等 | 第23-28页 |
4.1.1 船舶专业术语的翻译 | 第24-26页 |
4.1.2 文化专有词的翻译 | 第26-28页 |
4.2 句法层面的对等 | 第28-32页 |
4.2.1 无主句的翻译 | 第28-30页 |
4.2.2 长难句的翻译 | 第30-32页 |
4.3 篇章层面的对等 | 第32-34页 |
4.3.1 实现结构上的衔接 | 第32-33页 |
4.3.2 实现内容上的连贯 | 第33-34页 |
4.4 风格层面的对等 | 第34-37页 |
5. 总结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件一 | 第42-45页 |
附件二 | 第45-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