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0-24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2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2-2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2 创新点 | 第23-24页 |
2.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1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2.2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3. 梁园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3.1 梁园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状况 | 第26-28页 |
3.1.1 梁园区粮食供给侧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3.1.2 梁园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状况分析 | 第27-28页 |
3.2 梁园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势 | 第28-32页 |
3.2.1 粮食生产能力强 | 第28-29页 |
3.2.2 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 第29-30页 |
3.2.3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调整空间大 | 第30页 |
3.2.4 劳动力资源丰富 | 第30-32页 |
4.梁园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40页 |
4.1 粮食结构不合理 | 第32-35页 |
4.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第35页 |
4.3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 第35-36页 |
4.4 粮食品质较低 | 第36页 |
4.5 粮食生产成本较高 | 第36-37页 |
4.6 粮食精深加工比例低 | 第37-38页 |
4.7 粮食生产风险大 | 第38-40页 |
4.7.1 市场风险 | 第38-39页 |
4.7.2 环境风险 | 第39-40页 |
5. 梁园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0-44页 |
5.1 政策改革滞后 | 第40页 |
5.2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 第40-41页 |
5.2.1 农业基础设施仍待改善 | 第40-41页 |
5.2.2 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 | 第41页 |
5.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 第41-42页 |
5.4 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 | 第42页 |
5.5 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弱 | 第42页 |
5.6 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 | 第42-43页 |
5.7 农业保险覆盖率低 | 第43-44页 |
6.梁园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44-50页 |
6.1 加强政策引导前瞻性 | 第44-45页 |
6.1.1 夯实五大发展理念基点 | 第44页 |
6.1.2 把握产品结构优化 | 第44-45页 |
6.1.3 转变发展目标瞄准焦点 | 第45页 |
6.2 大力提升粮食生产标准化水平 | 第45-47页 |
6.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5-46页 |
6.2.2 激活投入驱动创新要点 | 第46页 |
6.2.3 调整效果利益落脚位点 | 第46-47页 |
6.3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第47页 |
6.4 打造完整的粮食产业链 | 第47-48页 |
6.5 加强生产与销售市场的有效衔接 | 第48页 |
6.6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第48-49页 |
6.7 普及推广农业保险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