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课题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第9-11页 |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第9-10页 |
(二)素质教育理念 | 第10-11页 |
二、宁夏丰富的乡土资源 | 第11-14页 |
(一)人文景观 | 第11页 |
(二)穆斯林风情 | 第11-12页 |
(三)民间艺术 | 第12-14页 |
1、剪纸 | 第12-13页 |
2、农民画 | 第13页 |
3、雕塑 | 第13-14页 |
三、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 第14-15页 |
(一)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在学校里更好的实现教育部的《纲要》提出的要求 | 第14页 |
(二)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 第14页 |
(三)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创造能力 | 第14-15页 |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上的运用状况 | 第15页 |
五、大战场初级中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运用情况调查 | 第15-18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15-16页 |
(二)调查方法 | 第16页 |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6-18页 |
1、认识不到位 | 第17页 |
2、师资不完善 | 第17页 |
3、发展不均衡 | 第17-18页 |
六、乡土资源与美术教学结合的实践方法 | 第18-21页 |
(一)乡土教学资源的挖掘与提炼 | 第18-19页 |
1、充分利用乡村环境 | 第18-19页 |
2、深入了解民间艺术、地域风情 | 第19页 |
(二)实施乡土资源校本课程的教学形式 | 第19-20页 |
(三)运用搜集资料来感受乡土美术 | 第20页 |
(四)组织学生以游山观景的方式,开展乡土美术教育 | 第20页 |
(五)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 第20-21页 |
七、美术教学与乡土资源结合教学案例的设计 | 第21-29页 |
(一)《 剪出来的贺兰山》 教学案例 | 第21-23页 |
1、案例背景 | 第21页 |
2、案例描述 | 第21-23页 |
3、案例反思 | 第23页 |
(二)《家乡的枸杞熟了》教学案例 | 第23-25页 |
1、案例背景 | 第23页 |
2、案例描述 | 第23-25页 |
3、案例反思 | 第25页 |
(三)《色彩斑斓的古尔邦节》教学案例 | 第25-27页 |
1、案例背景 | 第25-26页 |
2、案例描述 | 第26-27页 |
3、案例反思 | 第27页 |
(四)乡土资源融入美术教学的体会 | 第27-29页 |
八、乡土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 第29-32页 |
(一)乡土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对学校的要求 | 第29-30页 |
1、学校的文化建设要体现乡土资源 | 第29页 |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加校园中乡土艺术的魅力 | 第29-30页 |
3、利用校园文化环境资源,创新美术课教学内容、拓展美术课堂教学探究的空间 | 第30页 |
(二)乡土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第30-31页 |
1、深入考察,教师是新课的开发者 | 第30-31页 |
2、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 第31页 |
(三)乡土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 第31-32页 |
1、学生要参与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 第31-32页 |
2、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自主的学习 | 第32页 |
结论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